“双河三杰”——“亚洲第一长洞”探秘背后的故事

来源:人民网
2018-03-30 13:21:59
分享
 
 

“双河三杰”——“亚洲第一长洞”探秘背后的故事

  赵中国

这其中总有点故事吧,问他吃过什么苦?赵中国总答非所问,絮叨地重复着洞口的形态、特点。

多年寻洞经验,赵中国已能使用一些方法来判断洞穴的大致构造情况。他说,在洞口烧起柴堆,看烟的走向,如果向里飘,证明洞口是连通的,这样的洞开发价值就高。表达不好,他把这些重要的内容一一写在日记里。

翻开泛黄的日记本,有一页写着:

“我在火土沟寻洞,带的手电筒不小心掉地下河了。瞬间一片漆黑,虽然走过许多洞穴,可那一刻我内心十分的恐惧和绝望,我依稀听见水流声,摸索着往前走,洞内结构复杂,撞到头割破手,但我只能向前,必须向前,不知过了多久,爬到洞口。”

这“不知多久”是三天三夜。砍柴的村民发现了他,捡回条命。这次的遭遇让赵中国的头骨和眼眶都严重受伤,在家整整躺了三个月,才恢复元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有人都以为,经历死里逃生,赵中国再也不敢去寻洞了吧。

令人意外的是,三个月后,他拄着个木棍子,又扎进了山里。

这样的次数多了,附近几个村的人都“怕”了赵中国,砍柴的村民会给他提供线索,为他节时省力,老一辈的告诉他山名的由来,方便他绘制地图。

2000年后,县里不断联系,来科考的队伍越来越多。赵中国成了最好的向导,没有人比他更熟悉这里的地形特征,洞口数量和分布情况。

一来科考队,他就主动跟着队伍帮忙。没有时,他就跟哥哥嫂子住在老屋子里,安心绘制地图。

“根据我的走访记录,双河洞还有两三百处洞穴没有找到,我用尽毕生心血也一定要找到它们。”赵中国说。

34年间,赵中国寻了500多个洞。他守着这些洞口,无数次地想走进去,可是科考太专业,他盼着一个人,有一个帮他“走”进去的人,该多好?

“双河三杰”——“亚洲第一长洞”探秘背后的故事

  让·波塔西

“探”洞人——让·波塔西

17年不能与双河洞错过的情怀

让·波塔西,1962年出生在法国,他担任着法国洞穴联盟副主席,是双河洞科考常驻首席专家,科考队员都亲切地称呼他为Jean。

他已经在中国十几年,讲一口较流利的中文,虽然年过半百,但瘦小的身躯在黑暗的洞穴里,如履平地。虽然常年与深幽黑暗、潮湿冰冷的洞穴打交道,可Jean却非常幽默风趣,他会用中文向人炫耀他的鼻子非常帅,让人忍俊不禁。

Jean第一次探洞是在7岁那年,父母带他去探险。从此,他疯狂地爱上了探洞。为此,他学习探洞技术,加入洞穴联盟,学习洞穴潜水。

早在1986年,Jean第一次到中国,就对贵州4个洞穴进行了探测,可惜与双河洞擦肩而过。

1989年,Jean同两名法国专家对贵州格凸紫云苗厅进行了测量,当时他便预言紫云苗厅是世界最大的洞穴。2014年,格凸河“紫云苗厅”被证实是世界最大洞穴。

他对洞穴的执着、爱好,超乎常人的想象,他把探索未知世界的洞穴测量工作当做是生命的一部分。在六盘水市,Jean曾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淤泥乡白雨洞纵深424米,Jean一绳到底。

“双河三杰”——“亚洲第一长洞”探秘背后的故事

  让·波塔西

十几年间,他探寻了小半个中国。

2001年,Jean带领一支由6名法国洞穴专家组成的洞穴探险队来到绥阳县,第一次探索双河洞,测得双河洞全长54公里。

双河洞的神秘莫测,让他很想一探究竟。在这里他遇见了赵中国,这个和他一样执着的小老头,用他的坚持和他发现的洞口深深地打动着Jean,两个老伙计,一个有门路,一个有技术,这不是“一拍即合”吗?

一个听不见,就写在纸上,一个看不懂,就让助理翻译。赵中国领着Jean去他发现的洞口,等Jean深入去探,他自己等在洞口。一晃,就打了十几年交道。

Jean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双河洞的科考中,54千米、85.3千米、117千米、161.788千米、180千米……这些数据记录了他和双河洞共同的“成长”历程。

双河洞到底还有多少未知的神秘?Jean很想长期的留在这,可科考的专家大多兼职,还有其他工作。Jean一直在想,要是来一个人支撑他“走”下去的人,该多好?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