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特色城市综合体建设带动城镇化提速提质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核心提示
100个城市综合体作为“5个100工程”之一,不仅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平台、主抓手,也是促进我省城镇化提速提质的新引擎。
一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开始就要比较科学”的要求,100个城市综合体在建设中,始终坚持“和而不同”、品质至上、功能为本、分步推进,加强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和综合体运营管理,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城市公共服务。同时全省各地城市综合体建设通过探索试点和蓝图构建,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现代城市综合体发展的贵州经验,也为打响“住在贵州、游在贵州、休闲在贵州、创业在贵州”品牌夯实了基础。
走贵州特色发展道路
“十二五”以来,我省城镇化水平从2010年的33.8%提高到2013年的37.8%,城镇化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70万人。发展提速,但基数仍偏低。2013年,我省城镇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5.9个百分点。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我省许多县城规划一直沿用传统的功能分区,布局结构单一、开发强度较低,与现代要求用地混合、功能集聚、较高开发强度有一定差距。鉴于我省城镇化发展与全国尚有较大差距的实际,发展路径、模式及建设标准都与其他省区不一样,必须结合省情,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城市综合体发展道路。
突出贵州山地特色,设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错位发展,贵州特色,接轨国际”模式,强化政府主导抓顶层设计,企业为建设主体,市州指导服务,各司其职、各记其功。
分层级,把城市综合体理念和模式向市州、县城传递。根据各地区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文特征等,既要按不同类型,推动城市综合体错位发展、多元化发展;又要突出特色,传承贵州文化,走绿色发展、智能发展,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路子。
城市综合体逐渐成为社会就业重要渠道。2013年,全省100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及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共吸纳就业人员逾10万人,成为城市就业的重要渠道。
“一开始就要比较科学”
围绕“一开始就要比较科学”的要求,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坚持谋定而后动,注重规划引领,积极完善政策和技术两方面的支撑体系,把系统科学的顶层设计贯穿于100个城市综合体建设始终,促进100个城市综合体健康发展。
2012年10月,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立即行动起来,汇集多方智慧与力量,积极牵头推进100个城市综合体健康发展各项工作。
抓政策和技术体系完善。制定《贵州省促进100个城市综合体健康发展2013年工作方案》,定路线图、定工作量、定时间表、定责任人。制定《贵州省城市综合体布局规划》,引导城市综合体项目错位发展、有序推进;出台《贵州省城市综合体技术审查要点》、《贵州省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试行)》,明确相关技术要求;印发《城市综合体贵州文化元素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为打造贵州特色城市综合体提供借鉴。目前正组织编制《贵州省城市综合体100问》,力求在政策和技术两个方面解决认识问题。
抓项目化推进。坚持分类指导,依据资源、需求等驱动因素,将城市综合体划分为“商贸综合、办公会展、文化旅游、产城联动、交通物流”等五种主要类型。坚持分层谋划,将贵阳市、贵安新区以及遵义市、六盘水市城区的城市综合体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列为第一层级,其他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区为第二层级,经济强县为第三层级,一般县及具备条件的小城镇为第四层级。按照突出重点的原则,形成129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名单;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预留贵安新区项目调入。
同步开展了全省100个城市综合体周边500米范围内基础设施摸底调查,初步建立了基础设施项目库。向省投资促进局推荐47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参加全国“两会”期间项目推介会,会议签约项目23个,签约资金304亿元。向省商务厅重点推荐18个城市综合体项目,项目投资总额320亿元,积极参加贵州·香港投资贸易活动周专题对接会。
抓项目管理。按照体现山区城市特点、民族文化特色、生态文明特征的要求,组织专家组对先期启动试点城市综合体项目规划进行技术审查复核;组建包括住房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在内的省内外综合专家库,专家库涵盖了建筑、规划、经济、民族、文学、艺术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以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为契机,建立城市综合体人才需求库。建立100个城市综合体监测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成信息化管理平台;正起草《100个城市综合体动态管理办法》,将对今后100个城市综合体中实施情况不理想的项目进行动态调整。
融入文化元素强化基础建设
遵义市的黔北文化、白酒文化、红色文化、丹霞地貌,安顺市的屯堡垂花门楼、布依族苗族文化元素、“红崖天书”和叠水瀑布,毕节市的彝族特色,黔东南州的苗侗吊脚楼、风雨桥、银饰,黔西南州的布依文化元素……各种地方文化元素充分融入各地城市综合体建设中。
据了解,按每个城市综合体都要应用3个以上的地方文化元素的要求,目前已有102个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通过审查。
为搞好地方文化元素应用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专家团队赴全省各地开展田野调查,深入挖掘地域传统建筑、服饰器具、图腾崇拜等元素和符号,提炼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城市综合体贵州文化元素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指导各地合理应用地方文化元素,不断增强城市综合体的可阅读性和可识别性。
判断100个城市综合体是否健康发展,一方面在推进中的功能发展、业态组合,是否与城市其他开发项目错位、互补发展和相互助益。另一方面建成后各功能业态的运营管理要实现正常,收益符合商业发展一般规律。再一方面,城市综合体对周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也有较大需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情况也是城市综合体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促进100个城市综合体健康发展的工作中,重视城市综合体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开展100个城市综合体周边500米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同步配套100个城市综合体的周边基础设施,将需要375亿元左右的投入,重点解决市政道路、综合管沟、环卫设施、客运及公交等欠缺问题。截至2013年年底,有62个城市综合体周边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善,37个项目周边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具备了三通一平条件,尚有29个项目周边基础设施还比较欠缺,在建设推进中亟须当地政府加大建设力度,争取在城市综合体建成同时周边基础设施完成配套,确保项目正常运营。
相关链接
城市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主要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由三种或三种以上城市功能(如商业、办公、酒店、餐饮、展览、会议、文娱、体育、游憩、交通、物流、居住等)集合形成,是与城市有机协同、功能和业态高度集聚和互为价值链的建筑、建筑集合体或建筑街区。城市综合体的各功能和业态共同存在于一个有机系统之中,各部分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
从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过程看,其价值在于功能的复合性及在城市中作为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城市综合体通过内部各种功能综合互补,建立相互依存的价值关系,能够适应不同时段多样化的城市生活,并能够进行自我更新与调整。
通过对城市综合体及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可以把城市综合体的特征归纳为八个方面,即:要素多样性、结构有机性、立体整合性、公共开放性、形态整体性、智能高效性、交通高可达性及景观标志性。
(实习编辑 张硕)
热门推荐
更多>- 2014国际泳联花样游泳大奖赛完美收官 盘点最贵的10张照片 故宫附近寺庙变豪华会所不让百姓进 可坐龙椅 双子座流星雨壮观美景 西安明代秦王古墓被垃圾覆盖 河南新乡一KTV发生火灾 1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组图)
- 西安一小区停电 业主物业门口烤火“抗议” 渔民渤海湾捕获重100余斤巨型“怪鱼” 石家庄80后单腿小伙驾车携母游全国 两百名“圣诞老人”闹京城 红牛HitTop街舞挑战赛总决赛引爆校园 中日韩三国僧侣在南京举行“世界和平法会”
- 南京举行烛光祭悼念30万遇难同胞 贵州剑河县久吉苗寨发生火灾 致176户619人受灾 2014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京举行 46只野生猴获救 28只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西安美院近百拴马桩“戴”口罩呼吁保卫蓝天 陕西明秦王墓文物被垃圾包围 系全国文保单位
- 《纽约时报》年度好书揭晓 女作家上榜率超男性
- 迪士尼1927年动画胶片挪威现世 此前世间仅存一份25秒拷贝
- 索尼邮件内容继续泄露 制片人痛批小李“太卑鄙”
- 片方确认《邦德24》剧本遭窃 剧本或被非法售卖
- 日本东宝将重启《哥斯拉》 2016年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