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粮丰村的致富“甑”功夫

贵州毕节:粮丰村的致富“甑”功夫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1-22 10: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在那个没有电饭煲的年代,毕节金海湖新区粮丰村的村民都会用香杉木做的甄子蒸饭。木甄子蒸出来的米饭颗粒分明,回味清甜,是许多人记忆中童年的味道。

甄子,这种木质蒸饭桶来源于我国古代蒸食陶炊器——陶甑,随着社会的发展,陶制甑子逐渐演变为木质甑子,俗称“木甄子”,常出现在南方以稻米为主食的区域。在压力锅、电饭煲的广泛普及下,人们对木质炊具的需求不同往日,传统手艺人也逐渐丢失了这项养家糊口的技艺,但这项传统木工技艺却在毕节粮丰村却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在这个传统木制手工厨具慢慢淡出人们视野之际,粮丰村的木匠师傅龙胜国接过了这个接力棒,他靠着加工木甄子发家致富,并给粮丰村带来致富的希望。同时在他的坚持下,木甑子这种延续了上百年的工艺,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工厂今年迎来开门红,1月5日发往云南1000个甑子,目前已有3000个预订。”粮丰村木甄加工厂负责人、粮丰村党支部书记龙胜国说道。

1992年龙胜国因意外致使腰部受伤,不能外出工作,于是在家休养期间他开始学习制作木甄子。和大多数当地木匠一样,为养家糊口,他要把制作好的甑子挑去街上卖。一直到2015年,他才积攒资金开了一间自已的甑子厂。

“以前做甑子全凭手工,我们自己上山坎木材,劈木料,用木工刨将木板刨得平整又光滑,然后打孔、拼接、组装成桶。一天下来,一个人只能做几个甑子,效率极低!”龙胜国感叹。

村里原先修建的甑子加工厂由于经营不善而倒闭,龙胜国凭借出色的制作技能和管理能力,被举荐接管由村合作社翻新的木甑加工厂。于是,2019年龙胜国承包下粮丰木甑加工厂,如今,他家经营着两个木甑加工厂。

为了提质增效,龙胜国花了20多万元购置12台用于开料,打边,打眼的机器。引进机器协助加工,极大地提高了木甑产量和质量,在实现加工厂增收的同时,也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现在我们每天大约生产100个木甑,每年可以完成5万个木甑成品。每个甑子平均售价40元,年净利润可达50万元。”龙胜国的儿子,也是加工厂生产和质量负责人龙焜介绍,“要不是因为疫情影响,我们今年还准备把产品推广到朝鲜和东南亚等地。”

走进粮丰木甑加工厂,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机器的轰鸣声在耳边回响,工人们各自忙碌着手上的工序,赶制新年订单。在经过选材、锯板、钻眼、组装、打磨圆底等20多道工序之后,一个个木甑子就被制作出来了,加上木甑蒸盖和竹编甑底就可以用来蒸饭了。

虽然机器代替了大部分工序,但有些细致活儿还得靠手工完成,这也为更多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

粮丰木甑加工厂现有15个工人,有9个曾经是贫困户,通过参与制作木甑实现脱贫,现在每月可挣到3000多元。

今年30岁的刘文祥已经熟练掌握了做木甑子的每个环节,是厂里的老师傅了。他说:“我做的是技术活儿,我们是计件算工资,每天做得多可挣到400多元,每个月平均有6000元的收入。”

据龙胜国介绍,目前村里有7家木甑子加工厂,带动了村里近40余人就业,共带动15人脱贫增收。龙胜国和村里多名木匠手艺人将传统木工与机械化相结合,将木甑子产业经营得风生水起。小小的木甑子每年撬动小村庄近600万元产值,给粮丰村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木甑加工厂的兴盛也让村里的留守老年人受益。“每天可以做10来个甑底,每个按5元收购给厂里,有时做得慢都供不上需求。”今年70岁的夏启坤老人说。从小就学会编竹甑底,他和老伴就在家门口坐着编甑底供应给粮丰木甑子加工厂,一个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记者 杨军 编译 王瑾 视频 王瑾、宋倩、蔡天菊)

原文见1月21日中国日报中国日报国际版5版新春走基层专栏配图新闻,英文链接:

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201/21/WS61ea15dea310cdd39bc8271d.html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