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护贵阳河湖的民间河长

巡护贵阳河湖的民间河长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0-11 21: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破解新老水问题、保障水安全的制度创新,也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的有力保障。

自2017年起,贵阳市全面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在此基础上,贵阳市全面建设智慧河湖管理系统,旨在吸纳社会监督力量,带动公众积极参与贵阳生态河湖治理。

2019年10月贵阳市河湖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并上线运行,提供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水质数据和视频信息,并对水质异常情况分析并自动报警。系统数据资源中心可为河湖环境管理、河湖环境信息公开提供数据服务和信息支撑,为各级河长办及河湖管理业务部门提供统一的数据资源目录及查询体系。

另外,系统还提供面向河湖管理人员的“河长APP”,河长们可在手机APP上随时查看河流的水质及变化情况。这为日常的河长巡河、生态治理等管理业务提供了便利。

2020年6月在第四个贵州“生态日”期间,贵阳市河长制办公室、贵阳黔仁生态公益发展中心共同启动了贵阳市民间河长的招募工作,共同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市民作为民间河长参与贵阳河湖的巡护管理、环保科普宣传等工作。

今年1月16日贵阳市正式聘任了16名民间河长。“民间河长工作是纯公益性质,16位民间河长在本职工作之余,会履行民间河长的职责,时刻关注河湖环境。同时,他们掌握了问题线索后会协助有关属地政府和单位监督问题整改和落实。”贵阳市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邓涛介绍。他表示,河长制工作有效地弥补了政府机构人力不足的问题。

他还补充道,贵阳黔仁生态公益发展中心主要负责组织民间河长针对涉河问题开展现场巡查、问题反馈、监督落实、宣传培训等工作,在民间河长和政府的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民间河长来自退休人员、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公务员、在校大学生等不同行业,贵州省人民检察院书记员杨海清就是其中一位河长。26岁的他对于家乡清镇老马河保留着美好的童年回忆。“小时候家里没通自来水时,老马河就是我们的饮水地。但后来随着城市发展,河水不再清澈。当我看到民间河长的招聘信息时,就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他说。

自今年1月担任民间河长以来,他就定期对老马河进行考察,了解河流环境状况,进行污染监督,同时跟进举报的污染问题和处理进展。

担任民间河长以来,杨海清利用周末时间已巡河近30次,监督反映环境污染问题12起。此外,他还时常组织亲戚、朋友、同事一同去老马河游玩,清理河道垃圾的同时向他们普及环保知识。

“我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但一传十十传百,群众助力生态环保的潜力却不可小觑。”杨海清说。在民间河长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参与到巡河、护河、宣传河长制的公益活动中去。他们建立微信群,每月组织3次巡河,每次能得到近百人响应。

随着民间河长制工作深入推进,构建符合贵阳市实际情况的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对河湖管理保护起着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记者 杨军 侯黎强 编译 王瑾)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