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江景惹人醉 绿色化屋引客来

生态江景惹人醉 绿色化屋引客来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7-16 08:4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贵州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嘱托,奋力实现经济赶超进位与生态持续改善的协同共进,让乌江实现了水清景美的目标,让乡亲们过上了新的生活。

地处乌江源百里画廊景区的化屋村,坐落在群山险峻之间。贫困,曾是贴在化屋村苗家儿女头上的标签。2014年,化屋村贫困发生率还高达63.6%。

2017年,化屋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该村凭借乌江流域的良好生态,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黔西市,实地查看乌江六冲河段生态环境,走进化屋村看望乡亲们。

他对当地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和水质监测体系建设的做法表示肯定,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在听取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化屋码头,40岁的曾云是河对岸的织金县人,她总是清晨薄雾中把游船停在化屋村,暮色中再把船开回去。

从前化屋村的路和码头还没有那么好,游客也没那么多。曾云和丈夫之前在河里装网箱养鱼,偶尔摆渡游客。

原来,乌江曾因部分流域治污形势严峻,一度拉响生态“警报”,被老百姓戏称为“污江”。直至化屋村拆网箱、控排污,全面保护河道生态环境,才牢牢守住了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我国地表水按功能高低分为五类,类别越高,水质越差。此前,乌江部分支流断面水质降至劣五类,其污染程度已超过五类的水。2020年乌江贵州段实现水质由劣V类到Ⅱ类的转变,山清水秀“百里画廊”美景重现。

随着化屋村环境越变越好,游客也越来越多了。曾云笑着说:“游客少的时候,每天跑10个来回,人多的时候至少有30个来回。”

2月13日,化屋村游人如织。当地发布预警提示,旅游人数已超景区单日游客承载量,建议游客到周边景区游玩。

“化屋村那么火热,我们一直想找时间来看看,结果真的没有失望。这儿的山山水水都太美了,我们都想多停留一会儿。”游客刘江感慨道。

这是刘江和妻子第一次来到化屋村,在他们心里,曾经平常的化屋村,现在越来越受大家欢迎,心头便多了一份自豪与祝福。

王光元、杨艳夫妻俩平时早上10点钟打理好鸡舍,就来到餐馆开始忙碌,早上11点至下午4点是夫妻二人最忙碌的时段,但两人却忙得很幸福。

他们于2017年在景区开起了农家乐,这两层楼的农家乐空间不算大,平日里总是座无虚席,节假日里更是热闹,一年下来收入在10万元左右。

而像他们这样的农家乐,在化屋村有16家。化屋村村委会副主任杨香连介绍,如今化屋村村民们对利用化屋村的生态环境优势,开办农家乐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记者 侯黎强 杨军 编译 赵妍迪)

原文见7月14日中国日报4版,英文链接: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107/14/WS60ee23ffa310efa1bd661a14.html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