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巧手剪裁,一方纸片转瞬成为一幅图案。“剪纸,是制作彝族服饰的首道工序。”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海坪村千户彝寨,安秀书正向众多粉丝直播剪纸技艺。
安秀书的老家在水城区都格镇,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海拔超过2000米,“地里石头多,条件特别差,勉强种点洋芋。”安秀书说,那时靠养牛羊勉强供两个孩子读书。2016年,当地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当年8月,安秀书家搬进了海坪村。
“海坪村一边毗邻玉舍国家森林公园,一边紧邻野鸡坪,旅游资源丰富。”水城区海坪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赵音昌介绍,因为搬迁群众以彝族为主,当地打造千户彝寨,探索“旅游+扶贫”发展模式,让搬迁户有活干、有钱挣。
漫步海坪村,红色的砖墙、精致的檐角十分夺目。“千户彝寨又叫彝族风情小镇,这里的房屋都兼具农户居住、旅游度假、实体经营等功能。”赵音昌说,如今海坪村与玉舍国家森林公园、野鸡坪一起构成了野玉海景区。
喜欢歌舞的安秀书加入景区歌舞队,每天排练、表演节目,有时刺绣,一个月有1800元收入。2017年底,安秀书一家脱了贫。去年,安秀书在景区开了售卖服饰的门面,她做刺绣,儿子负责经营,老伴在工地上班。“收入节节高,日子有奔头!”安秀书说。
景区引入公司进行开发,搬迁群众可将闲置房屋或一楼门面入股,由公司统一经营,参与分红。旅游旺季时,单日游客能超过10万人次。去年下半年,看到商机的搬迁户杨林林在景区开起餐馆,一楼是大厅,二楼是包房,生意好的时候都坐得满满当当。“得把环境搞好,肉和蔬菜更要新鲜干净,这样游客才吃得舒心。”杨林林表示。
随着当地旅游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现在回来开店做生意的有几十户。”赵音昌介绍,景区还安排了四五百个公共服务岗位,优先聘用贫困户。截至2019年底,从周边6个乡镇搬迁到海坪村的1687户群众住上了新家。海坪村人均年收入从搬迁前的4400元增加到2020年的8800元。
“下一步,我们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赵音昌说,当地正陆续流转搬迁户的耕地,同时治理石漠化、保护生态环境。(记者 苏滨)
分享: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