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贫困堡垒 昂首迈步小康

纳雍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蟠龙社区,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共安置搬迁群众1692户。铜仁市自启动挂牌督战以来,大力开发“短平快”产业,引导贫困群众就近务工,统筹全市就业资金,向沿河自治县倾斜。

攻克贫困堡垒 昂首迈步小康

来源: 贵州日报
2020-11-24 16: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纳雍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蟠龙社区,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共安置搬迁群众1692户。  通讯员 陈炯吉 摄

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历史时刻——

11月23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宣布包括紫云等最后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我省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这是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喜人成果—— 

继2016年赤水市、2017年黔西等14个县、2018年丹寨等18个县、2019年水城等24个县成功摘帽后,这是我省攻克贫困堡垒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由此,贵州扶贫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到2015年底,尚有农村贫困人口493万人,且91.2%的贫困人口处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精心部署,苦干实干加油干,全力攻克贫困堡垒,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四场硬仗:战法精准闯出新路

今年56岁的杨晓仙,原住麻山腹地的望谟县老麻山乡。自去年搬进义龙新区移民安置点“麻山社区”的新家,变化翻天覆地:“现在太阳晒不着,雨淋不到,基地打工月工资2000元,幼儿园、卫生室、便民超市等设施一应俱全。”

在贵州大地,这样的生动事例随处可见。破除交通瓶颈、易地扶贫搬迁、发展产业……66个贫困县如何摘帽?这是一场场需要奋力拼搏的硬仗。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强调,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贵州将贫困县摘帽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瞄准靶心,精准施策,着力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和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等四场硬仗,全力加快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突出制约问题。

精准脱贫,交通先行。打好以“组组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硬仗。

2017年8月,贵州启动“组组通”三年攻坚。去年底,7.87万公里“组组通”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惠及1200万农村群众,打通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普定县化处镇焦家村,2018年1月修建通组路后,开始种植韭黄,如今敲开了广东、浙江等地市场大门,当地老百姓把通组路称作“韭黄产业大道”。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当头炮”。“十三五”期间,贵州成功探索“六个坚持”“五个体系”等行之有效的贵州模式。去年底,贵州累计实施搬迁18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4.39万人,建成安置点946个,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路子。

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2018年初,围绕“八要素”,贵州深入推进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工作作风“三场革命”。通过两年多努力,农村产业革命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上半年,贵州农业增加值增长5.5%,增速继续位居全国前列。七星关区大白萝卜远销迪拜,安龙县食用菌俏销日本,江口“梵净抹茶”走向世界……“黔货出山”如猛虎下山,上半年贵州销售农产品205.7亿元。

用心、用情、用力,打好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硬仗。持续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率先建成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和人畜混居整治任务,基本解决288.2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四场硬仗战法精准,闯出战贫新路。贵州,从全国贫困人口最多变为全国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5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92万人,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挂牌督战:攻克最后深贫堡垒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威宁、纳雍、榕江、从江、晴隆、紫云、沿河、望谟、赫章这9个贫困县,贫困程度最深、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条件最薄弱,又地处乌蒙山、滇桂黔和武陵山三大片区中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脱贫摘帽难度最大,是我省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攻克的最后堡垒。

如何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

挂牌督战!自今年2月10日召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以来,全省上下集中战力向“9+3”县(区)启动挂牌督战,整合省市县三级力量,组建699个挂牌督战工作队,既“督”又“战”,确保高质量、打好收官战。

在威宁自治县,省级督战队的20多名干部自年初以来长驻一线,针对摸排核查、突出问题、巩固提升开展三轮督战,推动威宁脱贫攻坚向质量高成色足迈进。

安顺市组建市级督战队进驻紫云自治县,同时组织县、乡两级对162个行政村实行全覆盖挂牌督战,安排1224名脱贫攻坚前沿作战队员动态走访,对问题进行逐一销号整改。

三级联动,督战有力。今年上半年,12位包联省领导共开展实地督战督导78次、覆盖261个村,各级督战队集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取得显著效果。截至9月7日,全省统筹各类问题录入扶贫云问题整改系统17016个,整改完成率达99.75%,销号完成率98.47%。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9个贫困县抓住产业这个脱贫关键,认真落实“八要素”,大力推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强化利益联结,有效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铜仁市自启动挂牌督战以来,大力开发“短平快”产业,引导贫困群众就近务工,统筹全市就业资金,向沿河自治县倾斜。今年一季度,沿河完成全县劳动力信息摸排,引导返乡农民工在外就业37375人,在铜仁市内就近就业1580人。

挂牌督战工作贯穿全年,其中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是政策落实的重点。为切实有效补齐短板,贵州逐户制作“3+1”保障“明白栏”。

从江县下江镇秋老村村民陈丢生家的墙上,一张基本医疗“明白栏”十分醒目,上面清晰写着:2020年以来住院3次,产生医疗费用3220.55元,其中报销2144.24元,自费1076.31元等。旁边还挂着教育、住房、饮水安全等3块“明白栏”。

“督”出实效,“战”出成果。9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为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奠定坚实基础。

苦干实干:“辛苦指数”换来“幸福指数”

冬日的阳光暖暖地洒在乌蒙大地。11月16日,纳雍县珙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白水河社区搬迁群众杨春学正在泡脚,“这里的医生经常上门给我们讲解养生知识,每天还可以过来免费接受中药泡脚,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平整的塑胶跑道操场、崭新明亮的教室……这里是紫云自治县格凸河镇格凸河小学,五年级学生罗朝艳笑容灿烂,“你看,学校就在家门口,走路10分钟不到。”2016年,罗朝艳随父母从格凸河镇银山村搬迁到镇中心和谐小区,一步跨千年。

群众的“幸福指数”,浸润着干部的“辛苦指数”。

2015年11月,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确“十三五”突出抓好“大扶贫战略行动”。贵州广泛动员和凝聚磅礴力量,干群携手共克时艰。

五级书记抓脱贫。全省上下建立党政同责、书记主抓、分级负责、协同作战、工作到户、责任到人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的组织指挥体系。

为精准解决“扶持谁”“怎么扶”的问题,全省每年派出2万多名干部进驻村组一线,与县、乡、村干部组成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帮助农户找准贫困原因、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脱贫措施,扎根在脱贫攻坚最前线。

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把群众当亲人”,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有的干部刚拔掉“针头”就回到村头;有的干部夫妻二人“同上阵”;有的带上孩子,雇上保姆,“举家”扎根脱贫一线;有的干部在父母弥留之际,没能尽儿女最后一份孝道;有的干部积劳成疾,牺牲在工作岗位……

收官之年,望谟县充实省州县乡村五级干部2700余人到村,1810名网格员下沉到组,凝聚总攻磅礴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这几年感动干部的所有付出和拼搏。”在参加我省最后9个贫困县脱贫摘帽新闻发布会现场,黔西南州政协副主席、望谟县委书记李建勋感触颇深。

当前,全省11.2万名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帮扶干部奔赴在田间地头,在群山之间与贫困群众一起奋勇拼搏,用青春、用汗水、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战斗壮歌。

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如今,贵州山乡变了模样,大地焕发生机。山间路畅致富路宽,挪出穷窝搬进幸福,产业革命硕果满枝,“3+1”保障兜牢民生网底,“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省委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李建表示,下一步贵州将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领群众接续奋斗,迈向更加美好新生活。

(赵勇军)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