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榕江:在扶贫车间传承的非遗文化

贵州榕江:在扶贫车间传承的非遗文化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9-21 10: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我们这儿的人从小就会刺绣,没想到现在这个手艺能换成实实在在的钱了。” 杨秀丽说话的时候,正在绣一对蝴蝶,这样简单的绣品不到一天的时间可以绣完,一件能赚18元。

57岁的杨秀丽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月亮故乡非遗文创产业中心扶贫车间的一名女工。2016年以前,她还住在榕江县平永镇仁里乡公街村一个不大的木房里。36岁那年,丈夫去世,她一个人靠种田,拉扯大了两个孩子。

2016年,一场水灾让杨秀丽家的木房遭了殃。在县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她于2017年住进了榕江县易地扶贫安置点卧龙小区,还给安排了工作。

在扶贫车间里,杨秀丽每天绣绣花鸟,做点手工活,每月收入1000多。

杨秀丽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在这里只能绣绣花。现在进来的年轻人可以接受培训,学习靛染技术,她们的工资更高。

据月亮故乡非遗文创中心负责人刘洋介绍,目前大约有120名绣娘在车间工作,她们平均年龄65岁,没有接受过正式培训,凭借自己从小掌握的刺绣技术,按订单计件,高的每月能挣3000元,低的也有一两千。

榕江县月亮故乡非遗文创中心,于2018年4月由榕江县政府与返乡创业的榕江籍苗族非遗设计师刘洋联合创办成立,是一家专注手工艺复兴和非遗设计的公司。

榕江县耕地面积不多,长期处于极度贫困之中,是全国52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然而,它有适合种植蓝靛的气候和土壤。该县借助于发展蓝靛相关产业,正在逐步走向脱贫之路。

据刘洋介绍,蓝靛的叶子可以加工提取靛蓝作染料,其根部可以入药。靛蓝发酵后可以对布料进行染色,天然着色剂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该公司于去年5月开始运营,凭借创新的思维,以靛蓝元素定制杯子、盘子、手袋等文化创意产品。在扶贫车间里,员工们用靛蓝染料染布,然后通过织布和刺绣制作民族特色服饰。

该公司已经在当地开设了几家实体店,并计划在全国各地的购物中心和观光景点开设更多的实体店。除此之外,该公司还在淘宝上开了一家网店,全面打通线上加线下的多元销售渠道。

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经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刺绣到文创、文旅、销售为一体的非遗手工艺全产业链条。

“我们试图将传统靛蓝元素与年轻消费者感兴趣的时尚文化和创意产品联系起来,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刘洋说:“以设计活化非遗,以产业赋能乡村。通过整合全县分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手工艺品资源,带动贫困村寨手艺人精准脱贫,让偏远地区的非遗传统文化得以重焕新生。”

(记者 朱雯骞 杨军 编译 车维维)

原文见9月21日中国日报14版,英文链接:https://epaper.chinadaily.com.cn/a/202009/21/WS5f67f097a31099a2343507ac.html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