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劣环境难阻贵州山乡巨变

既是机缘巧合,也是不断实践的结果,冷洞村终于找到了治理石漠化,增加收入的“良方”:金银花和铁皮石斛。

恶劣环境难阻贵州山乡巨变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8-05 09: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国际版3版整版版面截图

陡坡变梯田,青山换石山,冷洞村改贵州石漠化地区成宜居村寨。

提到行路难,朱支书就打开了冷洞村的话匣子。

2000年,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村民李天亮杀了头猪,雇了八个壮汉抬下山到市场去卖。180斤的大猪本该卖到1200元的好价钱。没曾想,请抬客吃去些肉,陡坡直下,左碰右撞擦伤些肉,最后这头猪掉价800元,只卖了400元。

深山石窖中的冷洞村,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络不畅,村里人生活因穷苦而越发艰难。这个7.3平方公里的山坡村寨,居住着汉族、苗族、布依族、彝族等多民族村民。

为了更好地生存,村民们想方设法谋生,耕种粮食、饲养牲畜或者外出打工。

高中毕业的朱昌国就踏上了背井离乡的打工路。他进过许多工厂,也奔波过建筑工地。

1995年,朱昌国回到冷洞村,主动带头筹集资金给村里通电。2001年,朱昌国担任冷洞村党支部书记。大家都唤他“支书”,他和村领导们集思广益发展冷洞村,鼓励村民炸石造地、开山筑路、兴修水窖、种金银花、开设工厂。

村民们响应朱昌国的号召,努力将石坡改造成节节坡梯,种起玉米(包谷)。全村1000多亩石旮旯地,通过坡改梯项目变成了800多亩能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地。

据朱支书介绍,冷洞村村民修筑了一个1500立方的蓄水池,286块水浇池,386口水窖,从此,全村人畜饮水不再是日夜挠心的问题。

石漠化,给脱贫致富施压

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有峰林、峰丛、峡谷、瀑布、地下河、洞穴等特殊的地貌形态。由于土壤覆盖少,土地贫瘠,有的是全然裸露的石块,水分流失极其严重。当时,贵州被认为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脆弱地区。喀斯特地貌占贵州全省面积的约73%,贵州因此被称作中国的“喀斯特省”。

由于极端脆弱的环境和大量的地下洞穴,在岩溶地区修建筑道路要比其他地方难得多,贵得多。这使得贵州省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处于几乎封闭的状态。贵州的发展也严重受制于此。

在贵州喀斯特地形地区生活的人口比较多,岩溶地区人口聚集过多,让当地生态面临巨大压力。因此,贵州省一直以来是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中的一个。

冷洞村位于喀斯特地区,户籍村民505户,共1962人。朱支书说:“在过去,乡亲们常常徒步去距村子四公里外的山洞里打水。一盆水洗完脸再洗脚,洗完脚又拿来煮猪饲料,相当‘节约’。”

因为土地有限,陡斜的山坡上只能种些好成熟的玉米。1976年,人均口粮不足100公斤。说是粮食,不过是些包谷饭和国家发放的救济粮。

八九十年代,当地村民流行说,“生活困难就搬家”、“下定决心都要搬去册亨。”因为搬到其他地方,可以种出填饱肚子的粮食。有人说,“想要改变冷洞村的贫苦,除非等到‘石头开花马生角’。”

以前,则戎乡包括冷洞村在内大部分村子到处是只长灌木不生树的石头山,耕地稀少,加上饮水困难。多数人家要靠救济粮才得以活下去。当地的年轻姑娘纷纷选择外嫁,有的村寨里小伙子娶不上媳妇,村子就变成了“光棍村”。

在2010年“大旱中屹立贵州精神冷洞村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时任黔西南州委副书记廖飞鼓励村民说,石漠化的治理其实是有章可循的。石漠化本质上其实是一个土壤侵蚀和基岩暴露的退化过程。石漠化地区需要因地制宜,生态治理,根据当地的石漠化程度、土质、气候、海拔,选择适合种植的植物。

既是机缘巧合,也是不断实践的结果,冷洞村终于找到了治理石漠化,增加收入的“良方”:金银花和铁皮石斛。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是一种野生灌木,初开花为白色,成熟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金银花在贫瘠的喀斯特地区生长良好。这种草药不仅功能多,根系还十分发达,能有效地节水固土。

冷洞村与金银花的缘分源自朱昌国到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德卧镇学习考察的经历。听专家说,一株金银花可以贮存200公斤左右的水。茂密的枝叶还能有效地保护岩溶斜坡免受侵蚀。朱昌国很是动心。而且,金银花的培育只需要简单的扦插技术和剪枝管理。既低成本又容易生长繁殖的金银花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药,在一些健康产品中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成分,药用价值极高。

于是,朱昌国毅然给冷洞村带去金银花,并教村民们扦插种植。栽种成功后,2003年冷洞村引进金银花项目,开始大规模种植,全村共有金银花3000余亩,几乎家家都学着“支书”种药,跟着“支书”养花。

2009年,村里建起金银花加工厂,眼见收益颇丰,村民们又留出更多的土地来养金银花,并把扦插苗卖给其他村子。朱昌国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益。”2019年冷洞村金银花的产值达到830万元。

另外,冷洞村还形成了金银花产业链,通过加工售卖花茶、花蕾、药花等多个品种,增加产品附加值。这些主要由村里的合作社和公司前来农户家统一收购、加工,并将其出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卖到东南亚国家。朱昌国说:“我们的村民根本不用担心销售的问题。”

贵州首草健康发展有限公司,也称“首草集团”,是兴义市一家中药公司,经营中药材种植和销售。首草公司2019年投资300万元,在冷洞村铺设了一个占地面积300亩的原生态石斛(铁皮石斛,具有生津养胃作用)种植基地,并给当地贫困户家庭提供石斛种植园园区工作。首草公司同时还经营一家合作社,为村民开设种植铁皮石斛的培训班。

“冷洞村2019年全部脱贫清零。”朱昌国自豪地说。现今,村民还通过饲养猪、牛、羊实现人均年收入过万。

贵州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5年,贵州贫困人口为623万人,占全国总数的8.9%,贫困发生率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贵州脱贫攻坚的成果将直接影响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关注贵州扶贫工作,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贵州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并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强调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在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习近平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贵州要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底线,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新贵州新未来。

脱贫,首个百年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重中之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倒计时,决不能犹豫懈怠,发起总攻在此一举。”

为了消除贫困,贵州实施易地搬迁工程,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村落的贫困人口进行搬迁,改善他们居住地的基础设施,修缮道路,避免因道路条件差而产生的安全事故,改善因道路不通而积贫积弱的面貌。

2015年,贵州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首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为继续完善乡村道路,使农村地区家家户户都可以通过毛细管似的乡村道路自由出行,贵州省正式启动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2017年贵州全省实现村村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客运。2019年贵州省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今年之前,贵州将努力实现非自然村落的道路通畅。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是实现脱贫攻坚的根本要求。贵州在贫困地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安全饮用水。

为了寻找水源,冷洞村曾请来福建、山东、浙江等地的10余支打井队伍前来帮助寻水,但都以失败告终。于是,村民走进深山,探入洞穴,终于寻到一处水源。在专业打井队的帮助下,村民们凿出了一口穿越高山岩层,深达276米的水井。不仅解决了冷洞村的人畜饮水问题,还惠泽了附近几个缺水的村庄。

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在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19年,贵州省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85%。

回首过往艰辛

冷洞村村民李兴刚就是脱贫致富,走上幸福生活的贫困户“样板”。

1985年,冷洞村民李兴刚与妻子以及三个孩子挤住在三间共60平方米的瓦房里。他每天得从离家约五公里远的一处河里取水,耕种庄稼就全靠“望天水”。一年辛苦下来的收成也只有千余斤玉米,只够一家人半年的口粮,另外半年就要靠李兴刚外出打零工买粮食。

李兴刚说:“母鸡下了蛋,大人孩子都舍不得吃,全部捡起来装到市场去卖,换了钱再买盐和米。”

艰苦的条件促使他1985年举家从冷洞村搬到一百多公里外的林场。之后一家人开荒种包谷十年,一整年都有包谷饭吃,至少不会再饿肚子了。

1996年,李兴刚得知冷洞村通了电,村民们都用上点灯电器了。他又寻思着带家人搬回了冷洞村。村里条件好了,现在村民是想尽办法都要搬回来。

李兴刚说:“多亏当时朱支书和政府提供了1400元的补贴,帮我们修了一个水窖,一家人的饮水有了大保障。

后来,李兴刚一家又加入了坡改梯和地改田工程,把附近的贫瘠土地变成了良田,增加了土地的粮食产量。现在李兴刚一家不仅能吃饱喝足,还有余粮喂养几头猪和牛。

2004年李兴刚在朱昌国那里领了金银花苗种了六亩地,这成了他家新的收入来源。随着金银花收成后带来的良好收益,加上养猪养牛带来的多样收入,李兴刚对生活甚是满意,他笑着说:“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今年他家房子加盖了一层。子女外出务工,他的生活压力变小,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冷洞村第一书记龚正海说。(记者 蔡虹 杨军 编译 王瑾)

原文见中国日报8月4日国际版1版转3版 英文链接:

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008/04/WS5f28bda4a31083481725e065.html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