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视野,聚焦贫困村落改造

先锋视野,聚焦贫困村落改造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5-29 13: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在众多脱贫攻坚的故事中,51岁的全国政协委员、六盘水岩博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的扶贫事迹脱颖而出。她改变了岩博村。曾经不通路、不通电、不通自来水的岩博村,今年成为总资产超过1个亿的示范村。作为“改革先锋”的她,书写了一番了不起的成就。

2001年余留芬接任盘州市淤泥彝族乡岩博村党支部书记,她有点犹豫,因为村子如此贫困。“当时村里的情况有一句顺口溜可以描述,‘家家住的老土房,出门就是猪粪塘,一年种粮半年饱,有女莫嫁岩博郎。’”余留芬说。那时,岩博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不到800元,村子还负债1.2万元。

“但是我想如果我不去改变,那么岩博村可能永远是贫穷的。为什么我不试一下?”

岩博村位于深山之中,没有通往外界的道路。余留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修路。为此她在村里召集了多次会议讨论这项任务。有的人不相信她的能力,“如果这条路占用了农田怎么办?会赔偿吗?”于是,她和村干部们一起拿出自己的地来补偿村民被占用的田地,并率先充当建筑工人帮忙修路。

晚上她又去村民家中与他们挨个交谈,慢慢说服他们支持并参与修路。另外,她还掏出自己的4万元积蓄用于修路。

三个月后,在她精明实干的领导下,村民们修通了一条公路,创造了那个年代农村修路的岩博速度,为岩博村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之后,余留芬开始考虑如何提高村民的收入。她留意到岩博村曾经转卖过一片茂密的林场。在评估了林场树木的价值后,余留芬等人借款23万元将其赎回。经过精心管理和合理出售木材,该村仅用一年就还清了借款,还挣得属于岩博村集体的第一桶金——8万元。

在余留芬的带领下,岩博村用林场做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创办了矸石砖厂、火腿加工厂、酿酒厂和特种养殖场等6家村办企业,引导村民入股企业,共享利润分红。“尽管岩博村当时并没有任何市场条件,但我仍然相信建立产业链才是发展当地经济的关键。”余留芬强调。

接着,余留芬带着村民兴建大型酒厂,拓展当地的白酒产业,于是成立了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去年的销售额近4亿元,解决了当地650余人的就业问题。岩博村也因此形成了以白酒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酿酒剩下的酒渣我们用来喂家禽家畜,然后将它们的粪便用作高粱和其他农作物的肥料,再用收成的高粱来酿酒。”岩博村村主任肖玉龙说。

2016年,发展起来的岩博村联合临近的鱼纳、苏座两个贫困村,组建岩博联村党委,余留芬任联村党委书记,带领更多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三个联村3650人入股岩博酒业,2018年人均分红1500元。

岩博村在2015年实现全村脱贫,2019年该村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

在改革开放40周年庆典上,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余留芬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去年4月,余留芬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

“当我看到村民们在宽阔平坦的路上走着,当他们享受到企业发展红利而面露微笑时,我感到由衷的满足。因为我真的替他们办了一些实事,我相信我的青春并没有浪费。”

尽管20年前她刚开始任职岩博村党支部书记时,作为一名女性领导,她被当地人质疑过,但如今她享有很高的声望。“她看问题很准,看中的项目都很符合市场的需要,胆大心细,敢想敢干。”村民肖海龙如此评价余留芬。

余留芬说,政府对她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她在今年的两会上重点聚焦农村发展,呼吁政府改善偏远山区基础设施,为山区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原文见中国日报国际版16版 英文链接:https://epaper.chinadaily.com.cn/a/202005/29/WS5ed0522fa3102640f4a6391b.html)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