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乘车、买菜都“扫码” 贵阳市用大数据牢筑疫情防控墙

继足不出户,扫“码”买菜;坐公交、坐地铁“一站一码、一车一码”之后,出门回家、扫“码”登记,正成为贵阳很多老百姓疫情防控期间最新的日常。全面发挥大数据优势,携手群众联防联控,补齐社会治理短板,一张“数斗”疫情的防控大网正在贵阳逐步建成和完善。

回家、乘车、买菜都“扫码” 贵阳市用大数据牢筑疫情防控墙

2020-02-13 19:4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继足不出户,扫“码”买菜;坐公交、坐地铁“一站一码、一车一码”之后,出门回家、扫“码”登记,正成为贵阳很多老百姓疫情防控期间最新的日常。随着各地陆续复工复产,守好社区疫情防控“第一关”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全面发挥大数据优势,携手群众联防联控,补齐社会治理短板,一张“数斗”疫情的防控大网正在贵阳逐步建成和完善。

扫“码”再回家

2月12日早上9时许,大营坡一带的街道上交通稀疏,行人寥寥,中大国际商场、星巴克等大门关闭。800米开外,是住有1000多户居民的银佳花园小区,25栋单元楼里,既有商住户、又有拆迁户和在周边菜场做生意的大量流动人员,是典型的杂居型小区。

贵阳市加强小区疫情管控的通告出台后,为强化阻击疫情,该小区5个大门,关闭了4个,仅开放位于新添大道南段145号的一个出入口。在小区的出入口前,疫情防控卡点的红色告示牌提示:“外来车辆以及人员一律不许入内”,旁边一个巨大的二维码,标示“云岩区疫情防控信息收集平台”。

虽然早上10点不到,卡点上留出的一米多宽的人行通道,已有不少市民拖着小车、大包小袋的日用品,开始进出。对进出人员的管控,银佳居委会已形成了一整套流程——第一类,非小区居民,原则上一律不得进入;第二类,本小区居民,出行需要出示“二维码进出凭证”。这张凭证主要用于居家的居民出行,每户只有一张,倡导每两天1人出行1次。凭证左上角,一个小小的二维码,是卡点门口告示牌上二维码的缩小版。

记者用手机扫码登陆,就进入了云岩区疫情防控信息收集平台,按要求依次录入姓名、户籍所在地、手机号、居住地址等个人基本信息后,还需勾选“是否去过湖北或省外、返筑时间”,以及个人身体状况,对社区的意见反馈等。完成初次录入后,第二次扫码,就会弹出个人信息页面,一眼便知,出入人员的具体情况。

上午9时50分,银佳花园的住户司恩,刚从超市买菜返回。拖着装满蔬菜的小车,来到卡点时,他打开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后,向社区工作人员出示个人信息页面,接受体温测量,前后大约10秒钟,完成卡点防控。

“之前小区还没用上二维码,进进出出,社区要问、要登记,前前后后要花几分钟,引得很多住户一起排队,不仅麻烦,而且相互接触也多,现在二维码扫一下,大数据帮忙监管,大家都觉得更方便、更安心。”司恩说。

群众的“金点子”

居民小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小区的大门,是老百姓联防联控、切断病毒传播的“第一道防线”。

2 月1日,贵阳全面实行城市小区封闭管理,2月7日,贵阳小区疫情防控封闭式管理“升级”,对居民联防联控有了更明确的规定,如进出小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口罩;快递、外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片区等。

从最开始居委会上门,一家一户敲门问,到运用电话微信QQ等,从一个本本一支笔,到一个二维码一个截屏,短短一周多时间,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贵阳各个小区的人员进出“规定”,每一两天,就有更新升级。

银佳居委会书记包正琴告诉记者,该居委会工作人员一共只有13人,将辖区分为7个网格来开展疫情防控,“如果每家每户,我们都上门去手写登记,难以想象何时才能完成全部居民的信息采集,而且我们每天接触数以百计的人,口罩也紧张,有的居委会工作者,口罩反复要用几天,看到小区有个把孤老残疾,不忍心,还把自己的口罩贡献出来。”

以“二维码”等大数据手段的运用,正解决了基层防控工作量大、难统计、耗时长等短板。事实上,银佳花园小区,并不是第一个推行扫“码”回家的地方。

在云岩区,最先想到用“二维码”帮忙收集信息的想法,其实来自家住未来方舟小区的一位秦姓热心市民。电话采访中,这位市民介绍,疫情发生后,社区居委会开始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采集人员流动信息。 “时间非常紧张,社区人手也不够,大家报名字、报地址,有的就直接就发在上百人群里,我觉得可以试试别的办法,既保护个人信息,又彼此都方便。”秦先生说,1月30日,他就根据社区要求填报的表单,用软件制作了第一版的信息收集“二维码” ,后来办事处、区政府收到市民提议后,高度重视,反复在第一版基础上调整优化,继而推出了第二版“二维码”,“2月1日贵阳开始实施小区封闭管理第一天,我们小区的二维码就同步上线了。”

现在,未来方舟、渔安新城等居民小区,已通过该“二维码”平台,收集了万余名人员流动信息,每天包括秦先生在内热心市民、志愿者,以及辖区办事处、云岩区政府共同携手,一起完成信息的梳理和汇总,为疫情群防群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全民“数斗”疫情

随着贵阳市陆续复工复产,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重要性更加凸显。

2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疫情发生以来,近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65万个城乡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平均6个社区工作者守护着一个社区,每名社区工作者面对350名群众,任务异常繁重,工作十分辛苦。

贵州作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阻击疫情过程中,省会城市贵阳,发挥大数据优势,利用大数据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人员出行管控,云岩区依靠人民群众,集思广益设计的“二维码进出凭证”,只是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云岩区的“二维码”信息采集平台在该区推广应用以来,截至2月11日9时,共采集数据113949条,日均增长登记数据上万条。通过该平台,自主申报自己曾去过湖北的已有280人,自报发热情况933人,并收集有价值的意见、建议、线索1079条,进一步强化了城市小区封控工作。“这为全面掌握全区实有人口信息、人员流动情况,集聚了一大笔宝贵数据财富,有力地补充和完善了在城市治理,特别是人房管理方面的差距和短板。”采访中,云岩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必须有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切实打通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最后“一公里”,筑牢群防群治防线。

为减少人员流动,更好地防控疫情,贵阳市畅通数据通道,全面启动政府服务事项“线上办”,事务处理“不见面”;盒马生鲜、合力超市、星力超市、永辉超市、沃尔玛超市等150余家门店,提供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网上下单服务;贵阳市教育局利用率先在全国开发运用的教育教学专项管理督导现场视导APP对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将全市高校、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初中、小学、幼儿园(公、民办)共1935所(园)纳入疫情防控督查范围;各大数据企业,开发“疫情实时播报”等小程序、App,通过数据地图、报表呈现防控一线形势,发挥大数据“科学、精准”的防疫价值……

全力阻击,“智斗”病毒,一个“数”战“数”决的全民疫情防控的网络已在形成。

(游红)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