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担当 敢作为 贵州铜仁建立“1+5”关怀机制激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干事创业

有担当 敢作为 贵州铜仁建立“1+5”关怀机制激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干事创业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9-18 09: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贵州省铜仁市是武陵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所辖10个区县都是贫困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较深,脱贫攻坚任务繁重。

为有效激发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确保尽锐出战、全力以赴,按时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2017年,铜仁市委、市政府率先在贵州全省出台了《关于做好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关怀激励工作的意见》,对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乡(镇、街道)干部、村干部、联系帮扶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成员、农技人员,从培养使用、表彰奖励、待遇保障、人文关怀、抚恤救助、能力提升、创新创业、容错纠错八个方面强化正向激励,引导全市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在脱贫攻坚前沿阵地安身立业、干事创业、勇于担当、攻坚克难。该机制还被国务院扶贫办收录为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唯一市级典型案例转发全国推广。

2019年,贵州省制定印发《进一步关心关爱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人员激发决战决胜活力办法(试行)》,建立完善关怀奖励机制,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通过探索建立干部关怀奖励机制,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在培育使用上“优先选拔”,在教育培训上“优先考虑”,在干事创业上“优先鼓励”,进一步增强了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向心力、战斗力。

铜仁市在此基础上又从政治教育引领担当、选拔任用引导担当、容错纠错推动担当、激励褒奖促进担当、“关键少数”带动担当等5方面制定出台五个实施细则,构成“1+5”关怀激励制度体系,进一步落细落实中央、省委关怀激励措施,更加有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政治教育引领担当。以市县党校为主阵地,利用新时代学习大讲堂视频会议系统,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政治教育,提升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振必胜信心。探索建立干部政治考察的方法路径,从正反两方面细化干部政治表现评价指标,纳入干部政治素质档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政治表现有瑕疵、有疑点没有调查清楚、没有结论性意见的,不提交会议研究,对政治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

充分利用铜仁智慧党建一体化平台,按照线上+线下、组织评价+党员评价+督导评价“双线三评”方式,围绕“三会一课”、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铜仁党员活动日、党员学习质量五个方面,建立“百分制”评分标准。2019年以来,铜仁全市8000多个基层党组织14.8万名党员通过智慧党建平台开展“三会一课”50150次、“党员活动日”21227次、组织生活会6549次。

选拔任用引导担当。对在脱贫攻坚工作考核中表现优秀的、实绩突出的、在评估验收中零问题的、获得省市表彰的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按照组织程序优先提拔使用。对连续两年考核居本区县前三名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符合提拔任职资格条件的,优先提拔重用。

对在脱贫攻坚出列验收省级评估考核中零问题的贫困村联系帮扶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符合提拔条件和任职资格的,根据工作需要,按照组织程序优先提拔重用。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特别优秀的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经过组织程序,可直接提拔进入乡镇党政班子任职。

对获得省部级以上脱贫攻坚表彰的一线工作人员,建立跟踪管理台账。加大面向脱贫攻坚一线表现优秀的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定向招录乡镇公务员力度。凡在脱贫攻坚期内年度考核评为“优秀”等次的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在次年度参加市、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公开遴选(选调)工作人员考试时,在笔试成绩中加5分。

打破身份界限壁垒,畅通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干部顺畅流动渠道,对在脱贫攻坚一线表现优秀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科级以上干部,优先考虑调任同职级公务员领导职务。近年来,铜仁共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1441人,办理公务员调任143人,对58名实绩突出的村干部任期内享受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市级以上表彰奖励859人。

容错纠错推动担当。从问题性质、工作依据、主观动机、决策过程、履职取向、情节后果、纠错表现、群众态度等8个环节甄别干事创业中的失误和偏差,明确经济建设、社会治理、风险防范、工程项目等领域的29种容错情形。同时,界定了严重违纪违法、政治方面有问题、触碰生态环境保护红线等8种不予容错情形,确保能辩证看待干事创业中的失误和偏差,健全完善甄别研判方式和容错认定机制,分类细化符合容错纠错情形和不予容错纠错情形,做到可操作能落地。

探索推行问责机关在启动问责程序时同步启动容错认定机制,除单位或个人可以主动向受理容错免责的问责机关提出申请外,问责机关在启动问责程序的同时,同步考虑是否符合容错条件、有无容错情形,自动启动容错认定机制。完善容错申请调查核实链条和畅通结果认定反馈渠道。加强廉政档案建设,及时将容错纠错认定结果归入干部人事档案和廉政档案。近几年,铜仁市50余名被组织处理的干部后因适用容错情形且表现优秀被重新提拔重用,14名乡镇党政正职在脱贫攻坚中履职不力被悬帽攻坚,又因纠错及时被恢复职位。

激励褒奖促进担当。把表彰激励作为激发活力、增强动力的重要一招,树立先进获激励、优秀得表扬的鲜明导向,全方位落实待遇保障,对选派到艰苦边远区县的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驻村帮扶满6个月以上的,按派驻区县的标准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建立村干部报酬增长机制,推行“基本报酬+任期报酬+绩效报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绩效报酬与工作实绩挂钩,最高可达4000余元。

对受县级及以上表彰的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且所驻村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或者顺利通过国家、省级验收的,绩效奖励提高10%。提高脱贫攻坚一线集体和个人在评选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组织书记、优秀村“第一书记”、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各类表彰中的比例不低于30%,并按规定给予相应奖励。

铜仁还通过建立完善意外伤害和特殊疾病医疗风险保障基金、抚恤救助金和带薪休假制度,着力解决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后顾之忧。2019年,全市13309名干部落实了年休假,安排了18292干部参加健康体检,对112名在工作期间发生意外伤害或特殊疾病的干部,给予救助或一次性补助368.94万元。

“关键少数”带动担当。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关键少数”,注重将“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脱贫攻坚“关键少数”岗位上来。按照“保持稳定、应换尽换、尽锐出战”原则,开展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分析研判,针对不能胜任现职的干部,坚决调偏调差,对表现不佳的干部,实行“悬帽攻坚”。去年以来,调整轮换第一书记453人、驻村干部539人。调整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所在乡镇班子成员19人。加强对“关键少数”的教育培训,帮助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升素质、强化本领。注重发挥“关键少数”的表率带动作用,加强对“关键少数”履职情况的跟踪督查,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关键少数”核心工作指标,作为述职评议工作重要内容,作为评价是否担当作为的主要依据。

通过建立脱贫攻坚工作定期汇报制度,派出干部向派出单位、村向乡、乡向县、县向市动态汇报脱贫攻坚工作。建立市县组织部长与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帮助解决难题。今年以来,市县组织部长与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开展谈心谈话14811人次,走访慰问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家庭2267户,帮助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家庭解决实际困难1186个。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铜仁市长陈少荣表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快速锤炼了基层干部的素质能力。铜仁市出台的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关怀激励机制,一批“有功之臣”得到提拔重用。2018年,全市提拔重用一线干部783名,其中县级干部49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99名、乡镇和县直部门帮扶干部635名。(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