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旅游产业化| 韦荣慧:贵州古老苗绣迎来发展春天

2月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扶贫车间里,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苗绣服装、特色小饰品等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韦荣慧: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各种渠道,苗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频频绽放在国际舞台,受到好评。

聚焦旅游产业化| 韦荣慧:贵州古老苗绣迎来发展春天

来源: 天眼新闻
2021-02-05 17: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月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扶贫车间里,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苗绣服装、特色小饰品等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他对大家说:“把苗绣发扬光大,传统的也是时尚的。它既是文化又是产业,它既能够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又用产业来扶贫,用产业来振兴乡村,可以作出贡献。”

1151612430381_.pic_hd.jpg

蝴蝶妈妈纹案 韦荣慧供图

有别于中国四大名绣(苏、湘、粤、蜀),除去动物、植物纹样外,苗绣很少表现具象的生活场景,而更多着眼于本民族精神世界的表达。苗族女性从七八岁开始,便与绣针、绣线和绣布作伴。她们对美的领悟力与创造力,一方面是天赋,一方面来自日积月累的精益求精。她们手中的纹样流传千年绵延不绝,因其承载着苗族世世代代的传说和秘密。同时,苗装苗绣有着严格的古训规定,今天人们可以通过服饰和款式以及刺绣特征的不同,判断苗族的支系。可以说,在贵州,苗绣拥有针线中的宇宙。2006年5月20日,苗绣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WechatIMG141.jpeg

蝴蝶妈妈纹案的文创产品 韦荣慧供图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如何走近苗绣,理解它的传统与时尚、过去与未来,天眼新闻文化频道邀请到中国民族博物馆原副馆长、著名服装设计师韦荣慧为大家分享她对苗绣的认识。

WechatIMG231.jpeg

嘉宾档案

韦荣慧,苗族,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人,中国民族博物馆原副馆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博物馆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民族服饰研究专家,著名服装设计师。

天眼新闻文化频道:作为苗绣专家,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苗绣的点赞,您是怎样的心情?

韦荣慧:从昨天到今天,我的朋友圈都在转发总书记视察贵州的消息,作为一个贵州人,我和大家一样非常激动,特别是看到总书记点赞苗绣,这无疑让古老苗绣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很受鼓舞。

天眼新闻文化频道:把苗绣发扬光大,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今天的人们应该如何去理解苗绣的传统价值呢?

韦荣慧:历史上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苗族妇女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用刺绣的方式在服饰上记录和书写自己的历史。比如苗族古歌中讲到的蝴蝶妈妈,这个故事在苗绣里占了很大的分量,蝴蝶妈妈之于苗族既是一个创世说,也是苗族生态哲学观的体现。类似的纹样刺绣,还有张秀眉起义的故事、苗族迁徙的历史等。可以说,苗绣中蕴含着苗族的历史、文化、集体情感和审美观,也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WechatIMG124.jpeg

张秀眉起义的故事 韦荣慧供图

天眼新闻文化频道:那么古老苗绣是如何走入时尚视野的?

韦荣慧: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各种渠道,苗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频频绽放在国际舞台,受到好评。我经历并见证着很多故事发生。2003年10月,法国中国文化年在巴黎隆重开幕,国家民委推出的“多彩中华——中国民族服饰展演”作为开幕式的重点项目在卢浮宫上演,并以美轮美奂的苗绣开场,坐在台下的世界著名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先生看得如痴如醉,记者踩到他的脚都不知道痛。皮尔卡丹先生说,以前他认为中国没有高级时装的历史,看到苗族服饰上的手工刺绣,他的认识改变了。

WechatIMG96.jpeg

苗绣作为《多彩中华》的开场在法国卢浮宫上演 韦荣慧供图

2004年,受中国驻法大使馆委托,我有幸承担为法国总统希拉克及夫人到中国访问设计系列服装。我们将苗绣、苗族银饰融入其中,除了服装,还设计了与之相配的包、手镯等,法国总统希拉克及夫人在收到礼物时非常高兴,给国家民委写回函道:“仅此亲切友好的向你们表达欣赏、尊重和感情之情。”

1171612430462_.pic_hd.jpg

百鸟衣 韦荣慧供图

还有一个故事是2001年的时候,法国迪奥的首席设计师在上海一家经营苗绣的服装店买了很多苗绣,其中有苗族百鸟衣。回到巴黎后,他们根据这批苗绣设计了几款手提包,在巴黎春天百货很受欢迎,正好我那时在巴黎洽谈项目,看到了这一幕就拍下来了。让人高兴的是,近年来,有不少国内的设计师和服装品牌主动到贵州采风,将苗绣元素植入时尚并推向市场,很受消费者喜爱,古老苗绣在时尚界大放异彩。

天眼新闻文化频道:苗绣既是文化又是产业,在您看来,苗绣产业化的潜能在哪里?贵州苗绣在产业化的道路上发展如何?

韦荣慧:苗绣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在产业方面也有开发的潜能。除了化屋苗寨,还有贵州的松桃苗绣,以“鸽子花”为载体,带动了4000名绣娘在家门口创业,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销往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这样的案例在贵州,雷山蝴蝶妈妈扶贫车间,通过培训上岗,绣娘们坐在家里就可以接到一些国际大牌订单。目前,通过苗绣的产业化在贵州已经带动了大约50万妇女就业。可以看出,苗绣产业在贵州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

七星关区燕子口镇一心村大南山苗寨,当地群众在制作刺绣旅游产品。 陈慧 摄.jpg

七星关区燕子口镇一心村大南山苗寨,当地群众在制作刺绣旅游产品。 陈慧 摄

天眼新闻文化频道:谈谈您对于苗绣未来的期许吧?

韦荣慧:未来苗绣在乡村振兴中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它的根在乡村,绣娘们在乡村,它与乡村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只要我们用好这个产业,在乡村振兴方面,苗绣必将大有可为。

绣出新生活。全国人大代表、“苗族绣娘”韦祖英,带领搬出大山的群众传承刺绣技艺,发展刺绣产业,解决当地群众就业240人,贫困群众年工资额达480万元。图为9月14日,韦祖英(右)在从江县斗里镇马安村公司扶贫车间察看刺绣质量。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陈慧 摄.jpeg

绣出新生活。全国人大代表、“苗族绣娘”韦祖英,带领搬出大山的群众传承刺绣技艺,发展刺绣产业,解决当地群众就业240人,贫困群众年工资额达480万元。陈慧 摄

(记者 曹雯)

(曹雯)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