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石蓉建议:解决融合共享障碍,向基层释放大数据红利

全国人大代表石蓉建议:解决融合共享障碍,向基层释放大数据红利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6-04 11: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石蓉是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每当有命案发生,石蓉和同事即刻奔赴案发现场,对受害者尸体以及现场环境进行勘察,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线索,为法庭审判提供有力依据。

从警28年,她经历过3000余次案发现场处置,出具法医鉴定书2000余份。她清楚地记得,在2018年参与办案连续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个案件,整个过程历时28个小时。

面对繁重的工作和大量的信息,她意识到大数据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性。

石蓉告诉记者,在她的日常工作中,调查案件时,需要用到大数据信息分析手段,以便追踪和发现犯罪嫌疑人。

“总体的公安系统利用大数据来进行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方面是很广泛的,包含了公安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出入境、交通、人口管理等等。”她补充说到。

近年来,贵阳公安抢抓机遇,以“块数据指挥中心”建设为核心,全面开启贵阳公安现代化建设,形成了具有贵阳特色的大数据建设应用体系,创新完善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牢牢把控了社会治安大局大势。

数据显示,贵阳市刑事发案连续七年环比呈两位数下降,群众安全感2015年以来持续稳定在95%以上,2019年更是达到99.05%,再创历史新高。

自2018年当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石蓉一直持续关注贵州大数据,并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相关建议。

通过过去一年里共计14次走访调研活动,石蓉发现当前本地大数据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她指出,“各行业之间的数据融合还有一定的壁垒,从国家层面到省,到市、县,这个通道也没有彻底打通,在基层的应用还不全面。”

基于这些走访调研,她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立足本职公安大数据提出相关建议。“希望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法律、完善规范体系,解决政务数据、社会资源数据、互联网数据等的融合共享障碍,向基层深度释放大数据融合共享红利。”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大数据在疫情防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石蓉介绍,在今年的疫情防控中,贵阳市公安局一直配合当地疾控部门查找确诊病例密切接触人员。“根据确诊患者的活动轨迹,我们需要尽快寻找与他们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其中许多人甚至可能不知道他们接触过确诊病人。大数据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精准锁定密切接触者。”

据官方统计,截至4月15日,贵阳市公安局向各级政府推送去过疫区人员信息6607人,去过贵州以外人员信息12.7万人,采集发热人员2712人,其中贵阳市在逃人员49名,抓获13人。

今年3月,听说刑侦支队对口帮扶的息烽县流长镇水尾村和大兴村严重缺乏防护用品,石蓉和同事想方设法筹集了一批口罩、消毒液、医用酒精等防护物资送到村民手中。

与她共事20多年的张颖,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科科长说:“石队长有着高标准的自我要求、严格的自我约束、严谨泼辣的工作态度,同时对我们技术科其他战友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专业水平是刑事技术人员的生命线’。但你绝对想不出她在生活中是个多和善的人,她喜欢研究美食,喜欢古典舞蹈,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每到年底还会召集技术科的战友们一起‘家宴’。”

“对我们的团队来说,她是工作中的铁娘子,生活中的好大姐。”他补充说到。(记者 程月竹 杨军 编译 赵妍迪)

原文见6月4日中国日报16版 英文链接: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006/04/WS5ed82eb1a310a8b24115ab2f.html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