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脱贫攻坚队”秒变“战‘疫’先锋队”

贵州:“脱贫攻坚队”秒变“战‘疫’先锋队”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2-25 12: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国际版3版

1月24日,大年三十夜,正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团圆饭的时候,铜仁市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第一书记李康却背上背包,从老家赶赴55公里外的周寨村,成为“疫情排查先锋队”的一员,火速响应县里召集,组织肺炎防疫工作队。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来,贵州省铜仁市“脱贫攻坚工作队”变身“疫情排查先锋队”,及时整合脱贫攻坚力量,层层压实防控责任,严筑疫情防控一线屏障。

据铜仁“梵净云天”报道,铜仁市各县驻村工作队实行疫情防控工作包保责任机制,采取“1十9十N模式”,一个帮扶干部排查9户贫困户,再根据工作量分工排查非贫困户,对外出就业、探亲访友等情形进行重点排查,确保每名从武汉返乡人员和密切接触人员都有1名包保干部负责联系和宣传引导。

另外,通过“挨家挨户走访”+“大数据精准定位”,确保排查精准高效无遗漏。依托“大数据+”动态分析,分析出湖北(武汉)电话用户漫游至铜仁境内或铜仁境内人员近期过境湖北的名册清单,进行逐一排查再核查。利用扶贫云平台智慧系统,摸底在湖北务工人员返乡情况,检查身体状况,对疑似人员实行信息化排查,精准定位,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截至1月30日,全市入户排查260万人、电话排查3.18万人、机关单位排查15.44万人,发现从武汉入黔6944人、发热人数111人,密切接触人员17813人、发热人数17人。

疫情防控一线没有壮烈的奋战场面,却是极易引起恐慌的预备战场,也是最能筑起保护屏障的后方力量。有召必回,有战必应!市、县、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成了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线担当。

李康书记介绍,他们回村后的首要任务就是组织村干给村民做疫情排查和思想安抚工作。排查武汉学习、务工返乡人员疫情发生情况,安排村医对12个武汉务工人员和1个武汉在读学生做定时体检,陆续对全村306户村民挨家挨户做肺炎防范宣传和核查。并在卫生院和乡村街道广泛宣传科学防疫知识。

对于1月28日石阡县的一位肺炎感染患者,李康书记表示很担心,一夜难眠。由于石阡县患者所在地距周寨村较近,或有人员来往,他随即组织先锋队对进村路口进行管制。

“岗位就是战场。这个时候,我不仅仅是一名脱贫攻坚工作队队员,更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线上的一名党员,我们驻村工作队都经过了疫情防控知识培训,配备了必要的防护设备,群众需要我们的时候,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勇敢站出来!”

思南县三道水乡分管卫生的分管副乡长刘强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无论是挺身请战的白衣天使,还是冲锋在前的基层干部,都是疫情防控一线的‘最美逆行者’!”

疫情面前,基层党员干部秒变先锋冲刺防疫一线,把使命强化作担当,全面进入“战备”状态,给恐慌中的百姓以定心丸,通过全面摸排、密切随访、文明劝返、严防严控、加强宣传等举措,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攻坚战。

沿河自治县1万多名党员干部放弃春节休假,立即从脱贫攻坚战场撤下来转战到疫情防控阻击战,449支脱贫攻坚队充分发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先锋作用,迅速转移战场,奔赴疫情阻击战一线。

安应是中寨镇大宅村的脱贫攻坚队员,原定正月初三结婚,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他的计划,他不但取消了婚礼,还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在大年初三选择返回攻坚队,和大家投入疫情防控战场,每天走村入户用移动大喇叭宣传疫情防控和居家隔离知识。 

铜仁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孟麟说,铜仁脱贫攻坚工作队“变身”疫情防控先锋队坚持“三同三变三不变”。“三同”就是,战疫情与战脱贫同推进,排疫情与送温情同推进,聚民心与强信心同推进。“三变三不变”就是,变的是工作重点,不变的是初心使命;变的是服务对象,不变的是为民情怀;变的是隔离疫情,不变的是同胞亲情。

作为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贵州坚持尽锐出战,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近年来,全省共派出8542名第一书记和4.3万名驻村干部在脱贫一线驻村帮扶。从2017年“十九大”召开以来,贵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贵州逐步翻新了模样。

贵州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近日在贵阳召开。贵州省省委书记、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孙志刚强调,特殊时期各级党员干部更要敢于担当,带领党员群众抓好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保障,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确保按时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战疫。

脱贫攻坚讲究“精准”,疫情防控也离不开“精准”!将扶贫工作队转变为“疫情排查先锋队”,是防控疫情的“精准举措”,也是保住农村脱贫攻坚胜利果实、巩固小康建设成果的有力举措!

原文见中国日报2月25日国际版3版

英文连接;

https://epaper.chinadaily.com.cn/a/202002/25/WS5e547325a310a2fabb7a26c0.html

(记者 杨军 编译:王瑾)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