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 奋力打造全省新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和新的增长极

陈晏说,我们将紧扣“建城市、聚人气、广招商、兴产业”要求,加快构建“六个体系”,全力推动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实现大突破。共同编制交通、产业、水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等专项规划,推动贵阳贵安各区域之间的功能整合和升级,打造黔中城市群核心区。

加快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 奋力打造全省新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和新的增长极

来源: 贵阳日报
2020-01-16 13: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加快推动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推动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对于促进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打造全省新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和新的增长极,以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助推全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具有重大意义。”1月15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贵阳开幕。会议期间,记者就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问题,专门采访了省人大代表、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贵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晏。陈晏说,我们将紧扣“建城市、聚人气、广招商、兴产业”要求,加快构建“六个体系”,全力推动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实现大突破。

加快构建协同一体的城乡规划体系

坚持一张图、一个网、一盘棋,以规划融合引领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在按照协同融合发展要求,统筹两地“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加快编制贵阳贵安空间区域协同化专项规划,统筹谋划贵阳市与贵安新区直管区的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和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贵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空间格局。共同编制交通、产业、水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等专项规划,推动贵阳贵安各区域之间的功能整合和升级,打造黔中城市群核心区。

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以实施“六网会战”为抓手,加快促进两地路网、水网、电网、油气管网、地下管网、互联网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两地协同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要坚持交通先行,加快推进贵阳贵安道路互联互通。去年11月轨道交通S1线已经启动实施,今年要加快推进城市干道、轨道交通和有轨电车等10条互联互通道路(线路)建设,确保松柏环线北段、思孟路—孟溪路、金戈路、数博大道延伸段、宾阳大道延伸段、市域快铁西南环线贵安段建成通车,力争太金线、观潭大道建成通车,力争2021年轨道交通S1线全线贯通、有轨电车T5线建成投运,打造贵安贵阳半小时通勤圈,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构建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协调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做大城市规模,努力实现产城齐兴。大力推动产业发展,紧紧围绕“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大力发展中高端制造和中高端商贸,协力推进“发展新产业”“百场千店万铺”等攻坚行动计划和“千企改造”“万企融合”,推动贵阳先进装备制造、中高端消费品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数字产业、健康医药等“六大新产业”和贵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产业加快发展,共同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以贵阳贵安国家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贵安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贵阳数博大道等为依托,加快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共同打造“中国数谷”,加快形成世界级大数据产业集群。探索发展贵阳贵安“飞地经济”,推动贵阳六城区和四个国家级开发区与贵安新区共建合作园区,积极探索“贵阳研发+贵安转化”“贵阳总部+贵安基地”等产业合作模式,提升产业发展的协同性。大力推动城市建设,以花溪大学城片区为核心、马场片区为辐射,按照“建一片区域、兴一片产业、聚一片人气”的要求,加快建设“一城一带”,打造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样板区。大力推动招商引业,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战略机遇,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请进来,扩大招商视野、提升招商层次,共同绘制产品和企业“世界地图”,联手实施产业大招商行动、境外企业招商行动计划,根据各自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合理布局招引项目,为两地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共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区提供产业支撑。

加快构建均等便利的公共服务体系

立足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的实际需要,统筹两地公共资源布局,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全面提升整体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政务服务同城便捷,携手推进“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就近可办”,让两地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共同打造政务服务最优城市。推动配套服务优质均衡,支持贵阳优质教育机构到贵安兴办分校,实现幼、小、初、高同城化,打造教育共同体;支持贵阳贵安医疗联合体建设和贵阳优质医疗资源设立贵安分院,共同打造区域医疗中心。统一贵阳贵安医疗保险政策,今年要力争实现两地基本医疗保险“三目录”统一、定点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直接刷卡结算。推动其他服务可及可感。加密联通贵阳贵安的公交线路,探索贵阳贵安出租车跨区域运营试点,推动公共交通服务联动互通。鼓励贵阳老城区旧城改造在贵安新区建设安置房,支持符合条件的贵阳市民使用公积金在贵安购房。

加快构建双向流动的要素市场体系

着力疏通行政壁垒、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梗阻,加速两地资源要素按市场规律高效流动配置。共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工作,努力打造服务和效率高于周边、成本和负担低于周边的营商环境高地。促进人力资源自由流动,加快推动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户籍制度改革,实现贵阳贵安户籍同城化管理,为两地人力资源快速流动创造条件。推动技术市场一体化,共同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重大创新载体、高端创新平台,打造国家级高水平创新高地,实现贵阳贵安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推动土地配置一体化,共同探索新型产业混合供地用地模式,建好资金池和土地池“两个池子”,实施好土地储备和土地出让“两个计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资本市场一体化,充分整合各类投资基金,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拓宽融资渠道,提高金融服务经济发展能力。

加快构建共保联治的环境保护体系

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同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治理和乡村环境整治五场战役,大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及长江流域生态问题整改。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快构建清洁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生态保护联动治理,着力提升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化、精细化、一体化水平。坚决执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不折不扣落实属地政府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以零容忍态度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全力守护好区域优美生态环境。(吴伟剑)

来源:贵阳日报

(吴伟剑)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