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京剧院“戏聚星期五”活动汇聚人气 弘扬国粹

10月4日,贵州京剧院多功能厅内充满了温暖、欢乐的气氛,该院“戏聚星期五”210期在这里举办了特别活动,围绕“我们的节日·重阳”进行专场演出。自“戏聚星期五”创办以来,每周五,众多戏迷就会聚集到贵州京剧院国艺剧场,以戏会友。

贵州京剧院“戏聚星期五”活动汇聚人气 弘扬国粹

来源: 贵阳日报
2019-10-15 15: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0月4日,贵州京剧院多功能厅内充满了温暖、欢乐的气氛,该院“戏聚星期五”210期在这里举办了特别活动,围绕“我们的节日·重阳”进行专场演出。两个半小时的演出中,表演者全是七十岁以上的戏迷,你方唱罢我登台,台上台下,其乐融融。

“大家一起唱京戏,这个节日过得开心而且有意义,很感谢贵州京剧院给我们搭建的这个平台!”现场的戏迷高兴地说。

这样的欢乐情景,每周五都在戏迷中上演。

  票友演出《谢瑶环》

活动“聚”京剧人气

“戏聚星期五”是2014年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的大力支持下创办的公益性活动平台,由贵州京剧院每周五下午为戏迷票友免费提供活动场地、设施设备,由京剧院专业乐队伴奏,戏迷票友与专业演员共同学习、交流、演出。活动创办5年来,至今共举办了210余期,会员超过800人。其中年龄最大的已是耄耋老人,年龄最小的还是6岁孩童。如今“戏聚星期五”已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品名片,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品牌,也是全国知名的公益平台。

自“戏聚星期五”创办以来,每周五,众多戏迷就会聚集到贵州京剧院国艺剧场,以戏会友。活动还常常走进社区,让更多群众参与互动。

  票友演出《浣纱记》

每周的“戏聚星期五”活动丰富多彩,有“戏迷大家唱”,有戏曲专业讲座,还有京剧院艺术家的表演等。让戏迷开心的是,现场常常还有贵州京剧院的名家坐镇为他们打分,让他们在检验自己的同时还获得了讨教的机会。

资深戏迷朱连蕊自这个活动创办以来基本上每周都不缺席,她告诉记者,自己出生于京剧世家,过去虽是京剧院职工,但做的是财会工作,一直无缘从事京剧表演艺术。退休后,为弥补心中的遗憾,她参加了贵阳正新剧社,与一帮志趣相投的朋友在一起切磋技艺,经常参加市里举办的文艺活动。“很感谢贵州京剧院为大家提供了这样好的舞台,让我们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和锻炼,丰富了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对于传承、弘扬我国的戏曲文化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朱连蕊说。

戏迷王德武告诉记者,他从小喜欢京剧,年轻时正逢“样板戏”时代,跟着戏中的英雄人物学会了不少唱段,后来又买了不少京剧磁带边听边学。退休后,他几乎天天都泡在社区的活动室、文化馆与大家一起进行京剧练唱、演出,生活充实而快乐。“没想到我们能站在这么好的舞台上演出,还有专业的乐队、琴师给我们伴奏。这个活动太好了,结识了很多朋友,大家互相交流,还有了跟名家们学习的机会,太难得了!”王德武说。

“贵州票友太幸福”

“我参加了几十年的票友活动,像贵州京剧院这样纯公益性、完全免费为票友开放的演唱会,全国绝无仅有。我十分羡慕贵州的票友,他们实在太幸福了!”“传承传统文化,宣扬国粹经典”“这个票友节是公益活动‘第一盛会’”……参加艺术节的票友们纷纷在全国的票友交流群里分享自己在贵阳的喜悦,有的自发组织制作锦旗赠送,还有的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含泪上台表达对贵州京剧院深深的感谢。

在艺术节首场演唱会第一个上场的票友陈妙群,特意穿着一身大红礼裙,演唱了一曲《龙车凤辇进皇城》,第一句唱出来,台下戏迷就爆发出热烈的喝彩声:“好!”

“爱好京剧几十年,很感谢‘戏聚星期五’为我们搭建了这个展示、学习的平台,我几乎每周都参加,这三届票友演唱会我更是没错过,这是我们票友的盛大节日,我为自己是贵州票友而自豪。”唱毕,陈妙群仍然心情激动。

定居美国新泽西州的票友浦湘翎,爱好京剧20多年,平时在新泽西经常参加当地票社的活动。她告诉记者,在今年6月份听到台湾的一位朋友说起这个艺术节后,她非常感兴趣,和朋友一起报了名,在活动前一天赶到了贵阳。

“我之前参加过国内其他城市举办的票友演唱会,参加贵州京剧院举办的这个活动还是第一次,这个活动规模很大,组织者很用心,为参加者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我很羡慕贵州的票友,今后如果有机会,我还会来参加。”浦湘翎说。

来自湖南湘潭的票友张水清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敬慕贵州京剧院,有这样为国粹努力奉献的精神,定能为京剧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这支过硬的队伍更将打造出享誉中国的京剧品牌。”

“戏聚星期五”渐成品牌

活动开展已5年,在票友心中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

2017年10月20日,第113期“戏聚星期五”特别活动中,贵州京剧界300多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及票友聚集在贵州京剧院国艺剧场,以精湛的表演来追思、怀念因病突然离世的亲密朋友、琴票赵正平先生,以感恩其三十多年如一日为助推贵州京剧艺术的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及贡献。

对此,有文化界人士认为,一位普通票友的辞世,引发京剧表演艺术界内外的沉痛追思,反映了一座文明城市在打造文化活动品牌过程中,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五年来,在每年的新春佳节到来前夕,“戏聚星期五”的迎新春票友演出都是票友们的一场欢乐盛会,被大家称为“票友春晚”。2018年底,贵州京剧院计划举办2019迎新春票友演出的消息在“戏聚星期五全国群”里一经公布,省内10余家剧社及各地的戏迷票友纷纷报名,精心准备节目,紧锣密鼓地排练,在今年2月1日,来自各地的近百名票友参加了演出。

而更令票友们激动的,是已经举办了三届的票友艺术节。

今年7月19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贵州京剧院‘戏聚星期五’第200期纪念暨第三届贵阳国际票友艺术节”在筑开幕,活动在省文化和旅游厅、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下,由贵阳市旅游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贵州京剧院、贵州京剧院党支部承办。在前两届的全国京剧票友演唱会成功举办后,本届升级为国际性活动,名称也由“演唱会”改为“艺术节”,内容与形式更为丰富。

在6天的活动中,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华裔和全国各地含港澳台地区的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50个地州市县的236名戏迷票友登台演出,未报上名的千余名票友也专程前来观摩学习。艺术节期间开展了12场票友演唱,1场我市出品的实景数字京剧电影《布依女人》放映,2场京剧表演的艺术交流,6场方舟戏台京剧传统经典折子戏演出观摩,2场贵阳金牌票房联谊活动,1场天河潭景区边旅游边演唱活动等。

除了主会场国艺剧场,在方舟戏台和天河潭景区搭建的舞台,让来自五湖四海的票友在欣赏京戏的同时,还体验到贵阳的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国粹的风采与山水之美相映照,令戏迷与游客赏心悦目。(赵红薇 罗庆新)

(赵红薇 罗庆新)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