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易地扶贫搬迁正在让村民“溜索生活”成为记忆

因为大石头组两岸绝壁高耸、河谷深切,溜索改桥的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威宁县委、政府决定对大石头组实施整寨易地扶贫搬迁。走进威宁县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刘仕兵的家,100平方米的房子宽敞明亮,家具电器齐全,一家5口其乐融融。

威宁:易地扶贫搬迁正在让村民“溜索生活”成为记忆

来源: 毕节发布
2019-04-22 10: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福康馨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在春日阳光的映照下,威宁九三中学彩色的塑胶跑道显得格外耀眼。

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七年级学生刘启俊难掩内心的喜悦,“以前半夜三更就起床摸黑路上学,现在在城里读书,坐公交车上学只要几分钟,再也不用半夜三更起床,走几个小时山路去上学了。"真希望村子里剩下的村民能早日搬到城里来"。刘启俊的爸爸刘仕兵有些激动,他们家自从搬迁来到城里的小康馨区后,孩子们每天都开心极了。

搬迁户多数孩子就读的九三中学正在进行大课间铃铛操

九三中学学生的课间活动

刘仕兵说的老家就在威宁自治县海拉镇花果村牛栏江边大石头组。

大石头组有两个自然村寨,一个叫大石头,另一个叫坪子上,住着65户291人。如今,大部分群众已搬出大山,在城里生活。尽管政府工作人员反复上门动员,仍有少数年纪大的村民然难舍居住了几十年的地方,还有8户41人不愿搬出大山。

“一个都不能少”,针对这些不愿搬迁的群众,当地干部数十次到大石头组动员和劝说,千方百计打开村民不愿搬迁的心结。

如今,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逐步实施,这个叫大石头组的寨子正逐渐消失......

大石头组村民卯昌云在县城新家教孩子做作业

大石头组村民刘仕兵一家在县城新家看电视

 

一条牛栏江,困住一寨人

威宁自治县地处黔西北乌蒙山腹地,其间屹立着4座2800米以上的高峰,是牛栏江的西源、东源,县境内切割较深,沟壑交错,山崖险峻,江河奔流。过去,溜索成为居住在牛栏江边群众使用的一种原始渡河方式。

大石头组数十户人家居住在牛栏江大峡谷,村民们就地取石、依山而建。房前是滔滔牛栏江昼夜奔流,房后是笔直陡峭的大山悬崖。大石头组群众要到河对岸,唯一的通道就是从钢索桥上溜过去。

奔腾不息的牛栏江阻隔了大石头人发展的梦想,让大石头成为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寨子。

为解决偏远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按照中央、省、市有关精神,威宁县委、政府把“溜索改桥”项目作为重点民心工程、扶贫工程来抓,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已实施“索改桥”项目9座并建成投入使用。

因为大石头组两岸绝壁高耸、河谷深切,溜索改桥的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威宁县委、政府决定对大石头组实施整寨易地扶贫搬迁。

横跨当地牛栏江两岸的人行桥(索改桥)竣工投入使用

大石头组学生刘启向(左)和弟弟刘启扣放学回到县城安置小区。就读学校离新家仅500米

大石头组学生刘启向(前)在县城新家附近的威宁七小读书,学校距离新家仅500米左右

 

故土难离,少数村民不愿搬出石头寨

2017年以来,大部分村民陆陆续续搬出大山,但至今还有一部分群众仍不愿意搬迁。

“大哥,还是搬出去吧,在城里娃娃读书方便,居住条件比这里好的不是一点,到时候在五里岗工业园区找份工作就能过上好日子。”为了劝说搬迁,花果村副主任刘述参已记不清来动员堂哥刘述才多少次了。

“我没有文化又没有一门技能,搬到城里好是好,就是怕挣不到钱无法生活。”刘述才说。

村民王立书说:“不要来劝我搬迁了,大石头组生活环境不好,但搬迁后在城里心里没有底,还是习惯了在大石头的生活。”

刘述参说,寨子里许多老人,在大石头住了一辈子,舍不得离开,故土难离。还有的群众担心到了城里赚不了钱,生活成问题。

已经搬迁的刘仕兵还多次回去劝哥哥刘仕勋一家搬迁。在刘仕兵的多次劝说下,如今刘仕勋一家同意尽快搬迁。

为了动员群众搬迁,当地政府组织帮扶干部一次次深入寨子做思想工作,还组织未搬迁群众到威宁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点参观,通过对比让群众了解搬迁的好处。

海拉镇红辉小学,来自该镇花果村大石头组的20个孩子正在排队打饭

搬迁群众在威宁自治县经济开发区一家制鞋厂上班

威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阳光馨区广场

 

离开石头寨,村民住进“小康区”

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海拉镇花果村包村干部王开朗娴熟地溜索过江到大石头组走访群众,动员群众搬迁。由于每次都要从溜索过去,他已熟练掌握过溜索的要领。

王开朗说,他已记不清楚溜过多少次索了,反正每次来动员群众搬迁,或者来寨子宣讲党的惠民政策都要过溜索。

作为深山区、石山区的海拉镇花果村大石头组,生存环境恶劣,易地扶贫搬迁是根治大石头组贫穷的“良方”。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威宁县在就学方面,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学生顺利入学,妥善安置好每一名学生;在就业方面,加大后续扶持发展力度,采取“212”精准帮扶、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培训、提供扶贫车间、设置小区保洁和保安公益性岗位等方式,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着力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走进威宁县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刘仕兵的家,100平方米的房子宽敞明亮,家具电器齐全,一家5口其乐融融。

去年腊月初,刘仕兵一家从破旧的老房子搬到宽敞的新房,成了城里人。他也被安排在威宁经开区建筑工地上班,每月有3000元左右工资收入,妻子李美彩在家照顾孩子,生活越来越好了。"比起老家的生活环境,城里不知要好多少倍。" 刘仕兵高兴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

41岁的卯昌云也是大石头组人,2018年底搬到五里岗易地扶贫安置点富康馨区,孩子在威宁七小上学,自己在威宁阳光学校当食堂工人,负责为学生食堂洗菜,一个月有2500元固定收入。

看到刘仕兵和卯昌云等搬迁群众的幸福生活,大石头组曾经对搬迁存有疑虑的群众纷纷表示愿意搬迁。大石头组群众大部分已经搬迁到威宁县城五里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寨子里还有4家小孩12名学生去花果小学上学。

3月25日,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大石头组还未搬迁的12个孩子全部到海拉镇红辉小学就读,寄宿在学校里,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孩子们已不再摸黑上学了。

威宁县2016至2018年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9362户46565人,其中贫困人口7255户36292人。目前, 2016和2017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全部搬迁入住,2018年第一批已完成分房971户4660人,正逐步组织入住,威宁县各级政府还设法解决搬迁村民的就业,设法解决他们搬迁后生活的后顾之忧。

故土难离成了干部们动员村民搬迁最大的拦路虎。针对这一现状,县乡村干部仍然不厌其烦地给村民们做思想工作,他们说,再难也会让村民搬离“溜索村”。

五里岗工业园区

五里岗街道移民搬迁安置小区阳光馨区

相信不久以后

曾经的大石头寨

和摇荡在牛栏江上的溜索

将会成为大石头寨村民心里

浓浓的乡愁和回忆....

 

推荐

阅读

【图片故事】毕节:马背上的扶贫电

来源:毕节日报全媒体中心

文/图:陈武帅 何欢 杨大平 罗仕华 部分图片由毕节市委宣传部提供

监制:刘瑾 编审:许学义

责编:黎荣 编辑:陈明权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