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侠客岛”今天发表文章关注贵州:一个西部省份的雄心

在贵州正安县,全国人大代表郑传玖见证了家乡从0到1的吉他产业,回乡六年,正安吉他成了全国最大的吉他生产基地,年产吉他600余万把。如今的贵州成了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省会贵阳正在奋力打造"中国数谷"。

人民日报“侠客岛”今天发表文章关注贵州:一个西部省份的雄心

来源: 侠客岛
2019-03-13 14: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妙趣横生的喀斯特地貌?层叠错落的开屯梯田?戴红缨珠帽的少数民族少女?还是作为当地味觉灵魂的酸辣?

千百年来,贵州都是上述谜面的谜底;不过历了近来这几年,这片西南沃土又要添上不少新标签。

本次两会中,来自贵州的金句格外多,从"贵州几千年的绝对贫困,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得到解决",到"确认过眼神,大数据就是贵州要找的人",再到"如果大家要喝没有污染的茶,就到贵州来"......这些声音时而铿锵,时而"顽皮"。

也让人看到:从饭稻羹鱼到风驰电掣,一个省份的雄心,才刚刚开始。

雷公山开屯梯田

贵阳黔春立交桥 石宗林 摄

故事

不妨先讲几个故事。

2017年7月,美国苹果公司宣布将在贵州建立其在中国的第一个数据中心,把中国用户存储在iCloud的数据从大洋彼岸迁移到更贴地气的中国内陆。

在苹果之前,阿里巴巴、富士康、百度、华为、IBM等数百家企业也早已先后在贵州"落了户"。

有数字经济资深人士据此将贵州称作"未来中国"的意义和财富归属地,和这话一起掷地作金石声的,是当地作为"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制度生态。

2018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举办

农历新春刚过,一档世界顶级汽车节目播放了团队深入中国西南腹地的所得。画面中的公路网被国外网友点赞为"史诗般壮丽",屏幕前超1.2亿的全球车迷八方探听,终于让拍摄地——"贵州"浮出了水面。

除了这回出镜的坝陵河大桥,还有人贴出了贵阳黔春立交桥的图片,"8D魔幻环绕"让不少朋友疑心这莫不是动画特效?

但事实上,如今的贵州不仅公路"似史诗"、高速"县县通",还成了全国十大高铁枢纽,2018年更荣登全国高速公路综合密度"榜首"。

遵义市汇川区南京路,黔路之上的多彩贵州。

近年,在贵州省内国家一类贫困村、紫林山村中,村民在原有的玉米地、水田地上新种了"海花草"(水苔),把苗撒下去,不用怎么犁地施肥,家里一年就能靠它收入个好几万。

在贵州正安县,全国人大代表郑传玖见证了家乡从0到1的吉他产业,回乡六年,正安吉他成了全国最大的吉他生产基地,年产吉他600余万把。

十八大以来,贵州贫困人口从923万减少到2018年底的155万人。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当下一代人手中历史性地解决着。

秋收的贵州里,透着人与地的和谐。

逆袭

有人说,贵州在"逆袭"的路上越追越快。

不仅"追",还有"超"。作为后进之秀,贵州如今提交的成绩单在不少领域都已居于第一把交椅。

以过去的2018年为例,贵州省经济增速连续2年居全国第一位,连续8年居全国前三位;农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速均居全国第一位;此外,贵州也斩获了减贫人数全国第一名、数字经济及其吸纳就业增速连续三年全国第一位、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旅游人数增速全国第一、物流时效提升力度的全国首位......

逆袭因何而成?贵州并未吝于和众人分享自己的三大锦囊。

其一,脱贫。贵州版本的脱贫攻坚,既有易地扶贫搬迁的"硬仗",有交通、教育、医疗、住房的持续补贴,也有"农村产业革命"一类的创举。

横向上看,贵州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8万公里"组组通"公路的有序落实,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的分步进行,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给2000多万农民带来的持续增收——若按近年的步速,正如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的说法,"2019年决战之年取得根本性胜利,应该是胜券在握。"

其二,"中国数谷"。GDP增速连续八年排全国前三的贵州,经济发展有多快这事大家都清楚;而对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贵州也琢磨了个通透。

如今的贵州成了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省会贵阳正在奋力打造"中国数谷"。

一方面,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领全球之风气,世界级大数据产业、大型互联网企业如华为、苹果、阿里、腾讯纷纷落户"东方故里";与此同时,贵州的大数据也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作出了最大延伸,大数据+政务服务、大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企业改造......数字经济在当地长成了"高融合度"的智慧树。

其三,生态。污染防治如扎实推进"双十工程"和"百千万"清河行动;绿色发展似在全国率先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生态建设参照2018年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至57%、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97%以上......

举目千山皆是绿。生态环境显然是贵州后发逆袭、快速发展中从未丢掉过的底线。

夕阳之下万峰林的群山环抱

缩影

这一波发展中,贵州成了"走红"和"腾飞"的代表。对于其他省份而言,又当如何参透贵州的这条逆袭路?

一年半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给贵州取得的成绩定了性:

"贵州取得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这从一个角度说明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是完全正确的。"

贵州这些年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脱贫攻坚的显著成效、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的不断增强,相对于单个省级层面的成绩,更有着十八大以后中国华章的"缩影"意义。

换言之,"贵州逆袭"的样本性作用也从未如当下时代这般突显。

向样本学什么?

比如总书记去年给"2018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分别发去的贺信中的"官方重点"——把握机遇、助力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坚持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又如同年7月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好同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

三大战略行动背后,贵州发挥后发优势,攻坚克难、"撬动"发展的精神杠杆,也是各地干事创业过程中不可小觑的参照。

贵阳夜景

如今,摆在贵州面前的考验是如何"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保持当下的发展势头,继续快速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这也是贵州经验或能"反哺"未来中国内陆地区的关键。

正如我们未曾错过三十年前的广东和浙江,今天,启示自贵州始。(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责任编辑:王安琪】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