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田坎村:补短板发展产业 村民连年人均增收上千元

2月15日是农历正月十一,开阳县南龙乡田坎村村委会办公楼前热闹非凡。田坎村所在的南龙乡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全乡已有46000余亩茶园,其中上万亩已投产。为使脱贫攻坚更有产业保障,自2017年起,田坎村利用扶贫资金入股茶园,将茶叶的部分利润用于扶贫分红,两年来向当地200多户群众分红近40万元。

开阳县田坎村:补短板发展产业 村民连年人均增收上千元

来源: 贵阳网
2019-02-19 09: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月15日是农历正月十一,开阳县南龙乡田坎村村委会办公楼前热闹非凡。村民们敲锣打鼓、有说有笑,不时爆发出热烈的喝彩声。原来,村里特意选了这一天,请村民吃饺子过大年。

“正月里来正月正,听我来表田坎村。贡茶故里留传奇,富硒之乡换新装。二月里来菜花黄,村支两委工作忙。春风行动听号令,尽锐出战捷报传……”大家欢聚在一起,唱起新编的花灯戏,表达喜悦之情。

正如歌词里所唱的那样,自2017年被列为贵阳市二十个特别困难村之一后,田坎村找穷因、理思路、拔穷根,捷报频传:确定攻坚时间表和路线图,解决村里吃水难和路不通两大难题,发展食用菌、蔬菜种植、经果林等多个产业项目,当地村民连续两年实现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领头羊”带好头 理清发展思路

今年是田坎村“第一书记”陈海兵驻村的第四个年头。现在,村里老老老少都亲切地叫他“兵书记”。然而,2016年,刚听说市里派下来一位驻村的“第一书记”,村里大部分人持怀疑态度,认为驻村干部是“浮在水面沉不下去的油”,可能是“走过场、做样子”。

村民的态度很快发生了变化。在第一次群众见面会上,田坎村老支书陈远伦不经意间提到一句“村里的娃娃没新衣服穿”,被陈海兵记了在心里。找组织、求朋友、拉赞助……这位新来的“第一书记”前前后后跑了十多趟,硬是给村里300多名学生娃每人置办了一套新校服,这让全村人都记住了这说话算数的新书记。

就这样,陈海兵打响了脱贫攻坚战的“第一枪”。然而,要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却没那么容易,对基础设施薄弱、历史欠账较多的特别困难村田坎村来说,难度更是可想而知。

摸清底数后,陈海兵跟当地干部一起谋划着田坎村的脱贫计划和发展蓝图。为实现目标,陈海兵没少动脑筋想办法。驻村这些年,他总结出田坎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1 7”工作模式,“1”条“主干”即突出党建统领,“7”条“枝干”即瓶颈突破、村企共建、文化聚力、产业支撑、农超联动、校农结合、基金保障;为了激发村干部和村民的积极性,他创新探索制定《田坎村村干部量化考核方案》《田坎村小组长、党员量化考核方案》和《田坎村卫生流动红旗评比实施方案》等,发动每个人积极参与,推动村寨发展……

按照计划,到2018年3月份,陈海兵的驻村工作就要结束。面对村民们的联名挽留,陈海兵决定继续在村里留两年。

村民恋恋不舍,陈海兵也舍不得脚下这片土地。“田坎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不离开。在脱贫攻坚的路上,田坎村的村民一个也不能落下。”陈海兵说,他计划在2020年之前,把答应村民的事项全都落实了。

完善基础设施打通致富公路

一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就哗哗流出来,最近,田坎村卢家院村民组村民杨维洪一家告别了挑水吃的日子。

“田坎村历来缺水,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村民组的村民自己投工投劳,加上县里给的水管支持,修起了蓄水池,30多户人家吃水全指望它。但近些年蓄水池渗水严重,水少的时候只能去老水井里挑水吃。”杨维洪说。

为解决村里吃水难的问题,田坎村向上级申请,争取到200多万元扶贫资金修起水厂,实现全村集中式供水。水厂修起后,村民杨明芳成了看护员,他说:“水厂去年就修好了,现在正在铺水管,12个村民组已经铺完8个,很快所有的村民组都能吃上自来水了。”

南龙乡扶贫站负责人代军说,通过各级帮扶,村里的生活用水工程已经完成,生产用水工程也已提上日程。在不久的将来,田坎村的农业生产用水也将得到有效保障。

交通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南龙乡与南江乡虽然只有一河之隔,但两乡之间交通不便,旅游资源也无法实现共享,南龙乡的优质资源沉寂多年。”南龙乡人大主席肖怡说,如今,连通十里画廊和南龙乡的旅游公路已开工,这条旅游公路长9.5公里、宽6.5米,投资上亿元,正好经过田坎村,修通后可实现南龙乡与南江乡的交通互通互连,打通田坎村乃至南龙乡的外部循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打通外循环,畅通内循环。抓住贵州省全力建设农村“组组通”公路的契机,田坎村已建成“组组通”公路12条共18.6公里。

如今,走进田坎村,大路小路四通八达,村里有了休闲健身广场,太阳能路灯一应俱全,富美乡村建设成效已现。

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增收门路

提到田坎村,不得不提茶。

田坎村所在的南龙乡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全乡已有46000余亩茶园,其中上万亩已投产。

为使脱贫攻坚更有产业保障,自2017年起,田坎村利用扶贫资金入股茶园,将茶叶的部分利润用于扶贫分红,两年来向当地200多户群众分红近40万元。

“茶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每年三四月份采茶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肖怡说,一亩地至少要三至五人采茶,每人每天平均能挣一百元以上,有的村民两个月能挣上万元。

统计数据显示,南龙乡当地茶企一年向周边群众支付采茶费150万元左右、茶园管护费250万元左右。

“去年,南龙乡举办了品茗大会来提升茶产业的知名度,今年,全省的手工制茶大赛贵阳赛区的赛事也将在这里举办,这将进一步促进茶产业的发展,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肖怡说。

老产业焕发新活力,新项目也风生水起。

从2017年起,田坎村发展起23个食用菌大棚。“目前,食用菌基地发展良好,市场价格也不错,批发价香菇每斤五块、平菇三块五,还引进新品种茶树菇,能卖到六块,进入盛产期基地平均每天卖出各种菇类一吨多,每年能赚几十万元。”基地负责人刘树国说。

2018年年底,田坎村又建起校农结合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与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5所高校签署协议联合种植,共流转200亩土地种植各类蔬菜,蔬菜预计三月份供应高校,“校农结合”和“以销定产”的方式,将保障蔬菜卖出好价钱。

林下养鸡、经果林、光伏路灯厂……目前,好几个产业项目已落户田坎村。经过几年发展,田坎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2017年人均增收1600元,2018年人均增收1400元。

“未来,田坎村还计划发展田园综合体,建黄桃加工厂,打造硒乡茶谷康养基地。”陈海兵说。

李必兴 记者 李春明

(李春明)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