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   >   聚焦贵州

茅台值得一试!流传千年的经典肯定不会让你失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6-29 11:15:06
分享

一家位于巴黎美丽城街区的地下酒吧里,三个法国女人花了一晚上的时间,用中国白酒茅台为赶时髦的酒客调制鸡尾酒。

酒吧老板艾琳娜·施密特(Elena Schmit)说:“白酒仍然是一种相当陌生的酒。随着鸡尾酒在法国迅速发展,顾客们渴望尝试新口味。”她的酒吧坐落在一家中国超市旁边。

她说:“顾客初尝白酒时,会觉得口感刺激且怪异,一旦混合到鸡尾酒中,他们就会爱上这种味道。人们喜欢尝试新口味,没尝过的味道总是很新奇的。”

有分析认为中国在2021年有望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葡萄酒消费国。但在法国,与此相反的趋势是,以茅台为首的中国白酒热度正在持续升温。

茅台酒产自中国西南的贵州省,它需要经过9次蒸馏,选用陶坛作为贮存器具,窖藏5年以上。

茅台酒是最具声望、也是最昂贵的白酒之一,由优质高粱酿造而成,度数通常最高是在53%。

在中国,白酒可以和任何食物搭配着喝,中国人一年可以消耗100亿升白酒。

国有企业茅台集团已经跻身世界最具价值的酿酒商之一。该公司致力于塑造品牌国际影响力,走向全球市场。

茅台酒已经在法国、德国、英国、亚洲和美国纽约、洛杉矶等时尚都市风靡起来。

茅台酒进口商弗朗索瓦·萨尔杜(Francois Sardou)说:“法国市场很有趣,因为法国人都很开明,对历史也感兴趣,他们知道如何分辨好酒。”

尽管有人批判茅台酒“太中国化了”——茅台酒一般出现在正式且庄重的场合。火辣的茅台酒却在时尚之都巴黎的豪华酒吧里开辟了新场所。

如今你可以在香格里拉、洲际波尔多格兰德、半岛等豪华酒店啜饮茅台或是一干而尽。

这家总部位于贵州仁怀的酿酒厂在风靡亚洲之后,随即在巴黎、纽约、悉尼等前沿城市开设了专卖店。最近,贵州茅台又在德国汉堡开了一家店。

继去年4月,贵州茅台市值超过英国洋酒公司帝亚吉欧,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烈酒品牌后,今年1月市值又突破万亿人民币。

茅台计划到2020年,使其海外市场的销售量达到10%。

李奔(音译)在香港兰桂坊旁开了一家名叫Bitters and Sweets的酒吧,他说:“茅台正在亚洲大力推广以茅台为底酒的鸡尾酒,茅台鸡尾酒目前在纽约的成功也可以在亚洲实现。”

“在白酒界,茅台占有一席之地。但作为鸡尾酒调料,很难使其不失本味,就像你不会用1982年的拉菲调鸡尾酒一样。”

距离香港短距离航程的曼谷,美国调酒师约瑟夫·博罗夫斯基(Joseph Borowski)正在时髦的素坤逸路一家地下酒吧里调制鸡尾酒。他是能将茅台酒和鸡尾酒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优秀调酒师。

他说:“我旅行时常把当地的酒带回店里。前些日子我去中国,带了好几瓶茅台酒回来调制鸡尾酒。我尝试着用茅台酒配合中药成分,植物萃取物和柠檬、鼠尾草、薰衣草等芳香草本植物调制皮克斯酸。”

茅台酒在法国正慢慢起步。萨尔杜说,茅台官方销售量在增长,目前年销量5千箱,6万瓶左右。

茅台酒也在纽约崭露头角。据Lumos白酒吧官方网站表示,Lumos最近关闭是因为计划着重新装修,开一家更大规模的标志性的白酒吧。

世界饮品杂志资深编辑、新泽西籍作家杰夫·克莱特(Jeff Cioletti)说:“说真的,为什么白酒在这个国家不能被更好地了解?”

他在The Drinkable Globe网站的推文中写道:“我从菠萝想到米醋,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儿来形容白酒的扑鼻香气。向别人推荐别的酒之前,我倾向于说,这酒可能不是谁都喜欢。但是白酒我觉得所有人都喜欢!”

香港,屡获殊荣的调酒大师Shi Wah Lee在兰桂坊Wahtiki Island Lounge酒吧里说:“中国茅台酒就相当于法国葡萄酒中的白兰地。”

他说:“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喜欢在休闲场所喝国酒茅台,这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在北京一条胡同里,外国人开的“首都酒坊”用茅台鸡尾酒和来自广东的浸泡过蛇的白酒吸引新人。

两名德国人和两名美国人在2014年开了这家酒吧,现在他们认为到海外寻找特许经营伙伴的时机已经成熟。

首都酒坊所有人之一,西蒙·丹格(Simon Dang)说:“许多走进我们酒吧说不喝白酒的顾客,在尝试茅台鸡尾酒后都爱上白酒了。一夜的时间,超过九成的顾客都改变了对中国白酒的最初看法。”

在英国,可以去欧洲第一家白酒酒吧——利物浦FU吧品尝茅台酒;可以去伦敦市银行旁的Demon, Wise & Partners酒吧品尝茅台酒;可以去塞尔弗里奇百货公司购买茅台酒,或是在8月9日世界白酒日这天,现场品尝茅台酒。

如果在当地的酒吧找不到茅台酒,别担心,茅台线上销售比例将逐步提升至60%,完全可以网上订购。

正如克莱特所说:“值得一试。毕竟流传千年的经典肯定不会让你失望。”

作者:Matt Hodges,英国人,现居泰国曼谷,从事媒体工作17年,报道涉及亚洲商业、体育、文化和汽车相关的新闻。为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于2007年移居中国,随后在中国生活了7年。

(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