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球首家大数据交易所在贵阳成立。截止今年10月,数据交易额突破1亿元。
“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数据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市场成熟,数据的买卖双方需求明确,为数据的交易及定值提供了基础。”贵阳市大数据交易中心市场经理唐琛表示,数据交易在中国才刚刚起步,需要明晰的东西还有很多。
“我们成立交易所的初衷是想将数据整合到一个平台,通过为数据交易双方提供服务收取佣金。因为看到贵阳市将大数据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我们认为数据交易应该是大有可为。”唐琛说。
然而,大数据交易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还是一个新兴事物,很多客户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数据,也不知道该如何运用大数据分析得出对企业发展有利的结果。因此大数据交易所的业务发生了一些变化。
“我们现在主要做的是为客户提供数据相关服务,为他们发现痛点,寻找合适的数据以及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分析处理以备将来建模使用。”唐琛表示,目前国内数据买方绝大多数是买数据结果,部分用户是买数据后自己做数据挖掘。
企业运营之初,各种交易数据都是按不同的企业类别进行分类,像金融领域,建筑领域、医疗、运输等不同行业。但是他们发现,在数据交易和分析过程中,各行业之间经常会存在重叠交叉。
“打个比方说,保险公司可能会需要气象方面的数据,因为他们会根据各地的气象情况对他们的保险费率的设置进行修改和完善。”唐琛说。目前交易所的前三客户主要来自金融、交通运输以及医疗行业。
大数据交易是一个新兴行业,很多法律制度不健全,而要制定合理的法规来规范这个行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唐琛他们的团队正在和国内的专家一起制定我国第一部关于大数据收集的规范条例。
大数据交易最大的困难就是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数据壁垒。很多政府部门对大数据认识不清晰,除了数据安全因素外,因为一些部门利益很多数据的持有者也不愿意将数据共享。
尽管广东、贵州、福建等省已经走在数据开放的前列,但是要想从政府部门获取数据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现在大数据交易所在全国有11个子公司,唐琛表示,希望通过跨部门、跨区域的合作,能够促进数据的互通,打破数据壁垒,发挥数据的价值。
(原文见中国日报12月8日6版 英文链接:http://www.eguiyang.com.cn/2017-12/08/content_35260138.htm)
(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