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沿河:扬帆破浪正当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11-27 10:39:58
分享

贵州沿河:扬帆破浪正当时

大乌江滕树勇摄

素有“黔东北门户·乌江要津”之称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国土面积2468.8平方公里,辖22乡(镇、街道),429个村、6个社区、14个居委会,总人口68万,其中土家族占总人口的64.9%,是全国四个单一的土家族自治县之一,贵州省唯一的单一土家族自治县,也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自治县自1987年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关怀下,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与1987年相比,全县地方生产总值从9868万元增加到92.81亿元,增长93倍;财政总收入从419万元增加到8.37亿元,增长200倍;固定资产投资从710万元增加到188.99亿元,增长2662倍;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从3279万元、6577万元增加到127.55亿元、67.61亿元,增长388倍、102倍。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贵州沿河:扬帆破浪正当时

大生态产业蓬勃发展  黄庆松 摄

该县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从零散发展到连片规模发展,实现了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据悉,三次产业结构从1987年的70.3:9.7:20.0调整为28.2:18:5:53.3。先后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园区26个,生态茶、生态果蔬、生态畜牧和生态中药材等主导产业;沙沱电站、西南水泥等一批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工业总产值从1987年的1786万元增加到47.28亿元,增长了264倍;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建成了电子商务产业园,实现了网货“进山”和特产“出山”;一批服务业应运而生,全县消费市场繁荣稳定,与1987年相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4505万元增加到18.91亿元,增长了41倍。

基础设施全面改善

贵州沿河:扬帆破浪正当时

沿河通航吨位提升到500吨级 文波 摄

该县昔日从县城到贵阳要两天两夜,从县城到铜仁、到县内最边远乡镇天亮出发,天黑才能赶到。30年来,建成沿德、沿酉高速公路、500吨级乌江黄金水道,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通路里程达3600多公里。

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铜仁2小时、贵阳、重庆4小时即可通达。围绕“县有中型水库、乡有稳定水源、村有安全饮水”的目标,全面建成一大批骨干水源工程,工程性缺水、城乡安全饮水得到保障。

1987年,该县只有几座小型电站,随着乌江彭水、沙沱两大电站的相继建成,沿河电力走上了高速发展通道,建成全市最大的220千伏输变电站,家家户户用上安全电;网络通讯突飞猛进,4G网络全覆盖。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贵州沿河:扬帆破浪正当时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县城新区、思州新区、黄金山片区、枕头堡片区等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有序推进,县城区面积从1.28平方公里发展到10.5平方公里,空间拓展近10倍,人口从3.21万人增加到12万人,城镇化率由7.2%提升到43.9%。

先后建成画廊天街、乌江明珠、白塔公园、乌江湿地公园等一批地标性建筑和市民休闲场所,醉美江城脱颖而出。

官舟省级示范性小城镇、洪渡风情小镇特色城镇风生水起。沙子南庄、中界孙家、甘溪沙坝等美丽乡村美轮美奂。

民生福祉普惠共享

贵州沿河:扬帆破浪正当时

百姓生活和谐幸福  黄庆松  摄

易地扶贫搬迁使“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农民走出大山融入城镇,变成了市民;城镇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惠及千家万户,截止2017年9月底,该县已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群众2140户10271人。

该县一幢幢崭新漂亮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教育“两基”顺利迎国检、新“两基”、职业教育“百校计划”有序实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完成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建成了县妇幼保健院,乡镇医院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已形成医疗、防疫、妇幼、急救等门类齐全、初具规模、能防能治的城乡医疗卫生网络。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6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3 %,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着力推进文化设施、文化惠民、文化供给、文化活动、文化效能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该县紧紧围绕构建平安和谐幸福美丽沿河为目标,深入推进“平安沿河”“法制沿河”建设,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提升。

文化旅游方兴未艾

贵州沿河:扬帆破浪正当时

乡村旅游逐步兴盛

该县以绿色为主题,以文化为灵魂,以全域为格局,围绕“画廊乌江·山歌沿河” 旅游形象定位,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取得了明显效果。

围绕全域旅游发展要素,实施了黎芝峡、温泉城、淇滩旅游景区等60个重点项目。建成狮子山农业生态观光园、玫兰图斯田园综合体等旅游景区。用项目建设提升景区品味,用品牌效应拉动全域旅游发展。

先后获得中国土家山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古茶树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空心李之乡、中国黑叶猴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乌江山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红色经典旅游区10张名片。

30年来,该县以土家族为主的15个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创造了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紧紧抓住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机遇, 在全省率先设立了县级“生态日”,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同推进、和谐共生。

30年来,该县立足从贵州“边沿”变为融入成渝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前沿”,奋力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绘就了“一区五地”新蓝图,全力决战深度贫困,戮力决胜同步小康新征程上,书写了沿河发展新篇章。(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杨军)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