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吴迪 王浪/文 本网记者 杨昌鼎/图)脏兮兮、臭烘烘的生活污水,经过神奇“污泥”的絮凝、分解作用,再经过过滤、消毒,就能成为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排放标准的中水,一部分被用于清洁、绿化等市政活动,一部分最终汇入赤水河……7月4日,“共舞长江经济带”采访团来到赤水河流域贵州段最后一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复兴镇污水处理厂,探访“污水变清水”的“奇幻旅程”。
“共舞长江经济带”采访团到复兴镇污水处理厂采访
复兴镇污水处理厂总投资1900万元,处理工艺为AAO(使用污泥对污水进行净化)+MBR膜(截留槽内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紫外消毒工艺,能够高效除氮除磷,于2014年9月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2015年12月工程竣工投入试运行,日处理规模达1000吨,已经能够满足复兴镇的污水处理需求。
“污水进入我厂后,要先后经历3种不同的活性污泥处理,分别是两种好氧型和一种厌氧型,此时污水中的污染物质与水分就已经分离了。然后再通过MBR膜,将上清液滤出。MBR膜的孔径直径只有0.1微米,大多数细菌、虫卵是过不去的,再通过紫外线消毒,我们就能够做到一级A标,排出的水清澈透明、没有异味。”复兴镇污水处理厂负责人喻洪伟带着采访团来到了实时监测室,监测数据显示,此时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水COD(化学需氧量)为13.2毫克每升,而一级A标的要求是50毫克每升,“这个水质,用来灌溉农田、浇菜和养花都是毫无问题的。”
“污泥”的本质是承载了具有氮、磷分解能力的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的有机物质
喻洪伟介绍,目前复兴镇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回用率是在30%左右,还有一定提升空间,“使用中水,一方面能够降低市政工程对新鲜水的取用量和用水成本,一方面又能使污水物尽其用。”
左边是正在与污泥反应的污水,右边是经过处理后的中水
据赤水水务局局长王碧强介绍,为打造生态宜居的城乡环境,推进“洁净水”行动,赤水市于2004年7月启动赤水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目前赤水市已建成大小污水处理厂和人工湿地54个,日处理规模3.03万吨,工业污水处理厂2个,日处理规模0.2万吨,辐射人口约23.5万人。
位于赤水河沿岸的一个针对两户人家的生活污水简易处理设施
到2016年底,赤水已经实现了全市17个乡镇、街道集镇污水处理实现100%全覆盖。2017年,赤水市已全面启动了100个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争用2年时间,实现村级污水处理全覆盖,“我们的原则就是不放过单家独户,就算只有几户人家,我们也会由政府买单,设立生活污水的简易处理设施。”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