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作为贵州省重点发展茶产业的县份,在勤劳的沿河茶农手中,茶产业已发展成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成了当地的一片“致富金叶”。
近年来,沿河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开发,突出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和茶旅融合的发展模式,着力提升茶叶品质、拓展销售市场、创新扶持机制,加快茶叶产业转型升级,茶产业已成为该县最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2016年,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发力,大力发展茶产业,全县茶农人均收入达12320元,比全县人均收入多出50%。全县的1224户贫困户共计5210个贫困人口因种茶而脱贫致富。小小的一片茶叶,给沿河上千贫困户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沿河茶农冯大英家的几亩田都种上了茶叶,每亩茶园一年中仅鲜叶收入就有4000多元。她坦言,在茶叶种植初期,大家都很彷徨,就怕自己的血汗钱投进去了收不回来,也怕自己的“命根子”——土地,种上茶树难复垦。为打消村民顾虑,沿河千年古茶有限公司提出了以每亩100元流转茶农土地,茶农负责管理茶树,采摘鲜叶,千年古茶公司以市场价全部收购茶青的建议。
不用投入,还有土地租金和收成。这么好的事情怎么能错过呢!和冯大英一样,楠木村的村民纷纷把山当田来耕、把茶当稻来种。“我们都这把年纪了,外出打工没人要,现在在家门口发展产业,工作自由,收入又有保障,我们很满足。”冯大英说,自从茶园开采后,全村100多人陆续脱贫致富,茶叶成了村民眼中的“金叶”。
塘坝镇榨子村木皮庄组44岁的贫困户田福芝说,“家里的几棵古茶树按100元每斤交给了茶厂,得几千元,现在空闲时间又来茶叶基地采摘茶青,每斤40元,每天也可以得三四百元,现在收入好多了。”
茶农彭小前表示。“以前种植玉米,一亩地收入不到500元,现在在公司和合作社的帮助下,我家8亩土地,全部种成茶叶,亩均收入2000元,我也不愁销路,只要品质好,公司不仅会主动收购我们的鲜叶,且收购价格还比市场价格高。”在塘坝镇,像彭小前这样的种茶户有20多家,在公司的带动下,他们认真管护茶园,抓茶叶质量安全,每年光靠茶叶收入就达1万多元。
近年来,在茶产业结构调整中,沿河县政府整体规划,以生态茶叶为主要经济支柱产业,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全县茶产业基地面积已突破20万亩,涉及全县20个种茶乡镇,156个行政村,2.2万余户7.5万余人。其中,涉及贫困村85个,贫困户4200多户2万余人。(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推荐